|
瀋陽海關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遼寧出口高新技術産品價值4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4.2%,但是,出口方式錶明,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層次較低,多為加工貿易型。 遼寧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中七成以上為加工貿易出口。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價值34.2億美元,佔同期遼寧全部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值的71.5%,説明遼寧省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仍以加工組裝為主,僅賺取加工費用。以電子産品為例:生産高附加值芯片、軟體的美國獲得了全世界電子行業60%左右的利潤,生産關鍵性電子器件的日本、韓國等國家獲得了世界電子行業20%左右的利潤,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從事一般部件生産及裝配,只能獲得10%左右的利潤。這種兩頭在外的高新技術産品加工貿易,關鍵零件主要依靠進口,沒有實現國內替代,對其他企業和地區的輻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難實現産業結構的改善與升級。 此外,遼寧省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結構仍過於簡單。今年前11個月,遼寧省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有七成為傳統的計算機和通信類産品,而光電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材料技術産品等前沿新興産業出口所佔比重仍然較低,這將不利於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開發、節能減排和環保理念的落實以及對生命科學領域的探索,不利於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尤其應引起國內企業注意的是,貿易摩擦正在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品、資源密集型産品向高附加值的科技密集型産品延伸,例如今年6月歐盟發布的無線寬域網絡調製解調器的反傾銷調查公告和面向多個國家的保障措施調查公告,涉案金額超過40億美元。知識産權爭端和技術性貿易壁壘正在對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産生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