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自評:我不是眾人眼中的鐵腕人物
2010-12-27   作者:  來源:許可新
 
【字號

    卸任黨組書記半個月後,“性格部長”李毅中25日卸任工信部部長一職,接替他的正是已履新該部黨組書記的苗圩。在工信部上周末在京舉行的年度工作會議上,李毅中最後一次以該部部長身份出席,在會上作了接近2萬字的工作報告。
  接任工信部部長之後,55歲的苗圩成為國務院27個部委行政首長中最為年輕的官員之一。部委正職官員中,只有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年齡比他小(小9個月)。
  李毅中,今年已經65歲,達到正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
  26日,李毅中卸任後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自己並非眾人眼中的鐵腕人物,回顧3年工信部生涯,他&&,作為工信部最主要使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大部制改革,兩者依舊任重道遠,令他略感遺憾。

  “拓荒者”使命

  而這位“明星官員”為公眾所津津樂道的,則是過去的7年間,其從大央企一把手到首次成立的國資委副主任,到首任國家安監總局局長,再到首任工信部部長的三次轉身,而每一次轉身均可謂“開創局面,肩負重任”。
  1998年,李毅中被任命為中石化黨組書記、總經理。
  五年多後,國務院第五次機構改革,原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被撤銷,新設國資委,李毅中晉任黨委書記、副主任。
  跨過30多年的石油工業人生旅程,李毅中第一次成為196家中國最核心國企的出資人代表,掌管數以萬億計的國有資産。
  上任後,他警告一些央企負責人薪酬過高,他反對大型企業管理層收購,提出5項禁令。有人戲稱,他是“媳婦熬成婆”,得到的回答卻是,“國資委不會成為婆婆”。
  如此“得罪”原來的同儕,一些企業負責人至今不滿。而回過頭看,央企管理層薪酬過高至今仍是輿論熱點之一,李毅中“黑面”性格由此初露鋒芒。

  “不要説再見”

  2005年,李毅中迎來了自己“最始料不及”的一次任命。
  這一年,國務院將原為副部級的“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升為正部級,更名為“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李毅中迎來了新的挑戰:首任安監總局局長。
  “國有資産”到“安全生産”四字之差,工作內容卻全然不同。彼時,中國經濟的引擎正全速發動,不時發生的能源緊缺催生了大量的中小煤礦,煤礦安全事故也屢次發生。出任安監總局局長的三年間,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媒體上,背景卻無一例外的都是礦難現場。
  正是在這其間,他留下了“要讓黑心礦主傾家蕩産”的驚世之言。他的“黑面”與“狠話”,給人留下了鐵腕人物的形象。而網友送他“救火隊長”的昵稱,則頗襯托出李毅中其時的無奈。李毅中自己則&&,當時只希望從媒體上消失,唯其如此,才意味着礦難減少。
  2008年,中國“大部制”改革大幕開啟,李毅中成為應運而生的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第一任部長,肩負重任。工業聯合信息産業,工信部的成立,承載着工業轉型升級的夢想。
  然而,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尚未破題,這一年年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中國製造”面臨重大危機,63歲的李毅中,繼續着沒有周末、上班時間“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強度。
  李毅中一改過去大聲疾呼的風格,轉而以低調的面孔出現,這種轉變在他自己看來是由於“要靜下來思考的事情太多了”。
  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李毅中認為,2009年發放三張3G牌照是“十一五”期間中國工信領域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而最讓他欣慰的是成功應對金融危機;最自豪的則是先進産能不斷提高;最期待中國初步建成比較完善的現代産業體系。
  1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免去李毅中工信部部長職務,26日李毅中在出席該部會議時一直都在談工作,在會議最後他對同事説“不要説再見,因為我們永遠在一起,永遠在一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深圳鐵腕改革機構:不談條件、不講價錢 2009-08-02
鐵腕治污和生態建設:如今黑旺鎮變綠了了 2009-01-20
太湖藍藻爆發呼喚鐵腕治污 2007-06-18
[劉洪看美國]美國證交會的“鐵腕”作風 2007-03-27
剷除腐敗的“鐵腕”究竟在哪 2007-03-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