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最終修正值按年率計算增長2.6%,高於前兩次預估增幅,11月份美國新房銷售量也比上個月增長5.5%,表明美國經濟復蘇速度略有加快。然而,美聯儲所持美國國債倉位日前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多個地方政府面臨破産壓力。高債務所造成的風險,以及其不斷催生的泡沫,已成為美國復蘇道路上又一大難題。
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幅之所以上調,主要因為政府開支、出口、私營部門庫存投資對經濟的貢獻度增大。第三季度私營部門庫存投資對國內生産總值增幅的貢獻度最高為1.6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季度的0.82個百分點。第三季度美國消費者開支增長2.4%,低於第二次預估的2.8%,但高於第二季度的2.2%,這是該數據自2006年底以來最大增幅。消費者開支約佔美國經濟總量2/3,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受美元貶值推動,第三季度,美國出口增幅為6.8%,高於第二次預估的6.3%。當季貿易逆差縮小,對經濟增速的拖累有所下降。
美國經濟自2007年12月陷入本輪衰退,至2009年夏開始恢復增長。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已連續五個季度增長。另外,實體經濟主心骨樓市也發出企穩信號,據全美地産經濟商協會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11月成屋銷售年化月率上升5.6%,年化數量為468萬套,11月份成屋價格自8月以來首次出現小幅上漲。
受惠於減稅政策將延長等刺激措施和目前經濟數據狀況,許多機構分析師也唱多未來美國經濟。高盛資産管理公司董事長奧尼爾22日預計,2011年美國GDP將增長3.4%,而美國股市年內漲幅也將達到20%,成為經濟危機後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美國年”。《華盛頓郵報》23日文章援引分析師話説,“年底的經濟動能將有更多延續至2011年,住房市場在溫和復蘇,步伐緩慢但方向終於正確了。”
然而,一些經濟數據仍然不理想。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扣除食物和能源價格後年率僅上升0.5%,低於先前估計的0.8%,是50年來最低。《華爾街日報》評論道,最近表現不一的經濟數據更加證明了投資者對於經濟正在緩慢但穩定復蘇的評估。
此外,各級政府的債務壓力讓人不得不擔憂美國經濟前景,尤其是有統計機構稱,美聯儲在美國國債持倉量上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這給美國復蘇進程增添了不確定性。
華爾街市場數據統計網站Zerohedge稱,22日美聯儲持有的美國國債倉位超過1萬億美元,到本月底,美聯儲持有美國國債比第二名中國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美聯儲持有了1萬多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機構債。分析人士稱,市場迎來了泡沫的推動力。22日美國股市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創下兩年多以來新高。道琼斯指數創造了2008年8月29日以來最高收盤價;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2008年9月19日以來最高收盤價;納斯達克指數則創造了2007年12月28日以來的收盤新高。
美國財政部21日公布的數據同樣令人乍舌,由於政府債務以及社會福利開支增加,2010財政年度美國政府赤字達到13.5萬億美元,高於2009財年的11.5萬億美元和2008財年的10.2萬億美元。有分析人士&&,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簽署的減稅法案固然有利於經濟復蘇,卻將導致明年美國政府債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加大未來兩年美國負面評級前景的可能性。
而美國各地方城市也正面臨着財務崩潰的威脅。曾準確預測全球信貸危機的分析師梅麗荻絲日前大膽預測,美國地方政府總負債高達兩萬億美元,明年或有100多座城市宣告破産,令美國經濟再次探底。
對此,《紐約時報》&&,美國正在走入近代史上最暗淡的歲月:經濟長期衰退、龐大的財務赤字已經養不起福利制度、失業者難有就業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