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於南寧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東盟文化産業論壇上,不少與會專家提出我國文化産業應集聚發展,打造優良的文化産業園區和創意産業集聚區,提升規模優勢。 上海社科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認為,中國面對“十二五”的文化産業發展戰略之一,就是要大力推進産業集聚發展,提升文化産業核心競爭力。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上海共建成政府授牌的80家創意産業集聚區,建築總面積為268萬餘平方米,入駐企業6110家,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從業人員有近11.47萬人,營業總收入422.2億元,總稅收25.35億元,比上年度增長56%,累計吸引近百億元社會資本參與創意産業園區建設。 在廣西桂林,“印象?劉三姐”作為全球第一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項目,形成了劉三姐歌墟産業集聚區,從2004年春季開始演出以來,經濟效益逐步提升,到2009年觀眾人數已經達到400萬人次。 然而,總體而言我國文化産業集中度依然明顯不足,市場分散,成本過大,效率偏低。以出版業為例,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前10名出版企業的圖書零售市場佔有率約為25%,該比例在美國約為64%。 對此,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副行長戴國輝認為,金融機構應配合政府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下,加快推進文化産業結構調整和資産重組,通過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戰略重組,加快推進提高文化産業集中度工作。 當前,國家開發銀行確定了包括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藝術等在內的九大重點文化産業支持領域。在廣西,國家開發銀行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簽署了《廣西文化産業發展規劃合作協議》,將針對廣西文化産業園區、動漫産業及北部灣文化産業等提供專項規劃及配套融資支持。 截至2010年上半年,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文化産業貸款餘額達71億元,支持了廣西北海銀灘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文化項目。 此外,戴國輝建議金融助推設立“文化産業引導基金”“文化産業擔保基金”,為文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當前,資金鏈條斷裂、資金供應緊張是許多文化企業最為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金融機構需要考慮如何為文化企業建立無形資産質押貸款、信用擔保和資信評估體系等。戴國輝倡導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部門合作設立區域性文化産業基金與擔保基金,專項用於引導專業投資、擔保機構向文化企業投資、擔保,推動區域內文化産業的合作共贏。 在動漫領域,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游戲軟體分會會長劉金華認為,南寧是文化部游戲機市場開放城市,柳州生産製造業發達,而桂林旅游資源豐富,因此廣西具有發展動漫游戲産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動漫游戲題材選取、動漫游戲産品製造,到動漫游戲産品的消費和傳播,能形成一條完整的文化産業鏈。 當前,廣西發展動漫游戲産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題材做成動漫游戲産品,進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和動漫游戲産業大結合。 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李民勝在論壇上建議,加強中國與東盟在文化産業方面的區域合作,建設北部灣(廣西)文化産業圈,建設一個以高端文化産業為內容、以出口為導向、空間布局合理、産業關聯度大、高附加值、低污染、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國際文化産業集聚區,形成中國與東盟文化産業的規模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