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農産品漲價壓力仍然不小
分析稱,漲價壓力將向下游傳導,明年肉類價格會隨之上漲
2010-12-21   作者:記者 方燁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作為今年農産品價格上漲的一個“風向標”,棉花價格近期震蕩反彈引起市場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短期棉價上漲的動能不強,但棉花“産不足需”的矛盾將會導致棉價在春節後啟動新一輪的上漲行情。
  不只是棉花價格反彈,近期由於降溫天氣,全國部分蔬菜價格也出現小幅上漲。長期來看,由於受到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産品價格仍會保持上漲趨勢。展望明年農産品價格,有分析認為糧價仍有可能漲幅不低,並且向下游傳導導致肉類價格上漲。

  現狀 棉價反彈凸顯“産不足需”矛盾

  在今年農産品的漲價潮中,棉花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長江期貨公司研究諮詢部經理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這波大宗商品牛市,在國內是由棉花這樣的軟商品率先啟動的,明年棉花仍將起着“風向標”的作用。
  棉花價格在大幅回落後,近日開始出現震蕩反彈。雖然短期上漲的動能並不強勁,但業內人士認為,隨着棉價回歸基本面,“産不足需”的矛盾將會導致棉價在春節後啟動新一輪的上漲行情。
  12月20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級)為27269,較17日上漲70點。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1109當日收於28425元/噸,比12月1日上漲3025元/噸,漲幅超過10%。
  “約而不束”,中儲棉花信息中心信息總監馮夢曉用這個詞語來形容9月到11月中旬的棉價暴漲。據中儲棉花信息中心的監測,在9月1日到11月9日不到兩個半月時間內,國內外棉價上漲幅度超過67%,超越近年來國棉和外棉現貨價格年度內波動幅度。
  隨着國家物價調控政策的&&,包括棉花在內的多種大宗農産品價格急轉直下。黃駿飛認為,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現在棉花現貨價格略高於期貨價格,短期棉價進一步上漲的動能減弱。
  馮夢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市場開始受到約束而逐步回歸理性,回歸基本面,這種態勢有望持續到春節前。在整個棉花年度中,目前是棉花資源最豐富的時候,但若印度棉出口量明顯下降,隨着棉花的不斷消耗,國棉“産不足需”的問題還是會暴露出來,到了四、五月份會變得比較明顯,後期採購中高等級棉或將變得困難。
  “從中遠期來看,棉花供應短缺將造成明年價格走高,行情可能在3月中下旬啟動。如果市場對上漲的看法比較一致,上漲行情可能還會提前開始。”黃駿飛説。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2010年度棉花産量的調查,今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568.2萬畝,較上年減少1.1%;單産84.0公斤/畝,下降4.4%;總産量636.0萬噸,減少5.5%。
  從全球範圍來看,棉花的供需形勢也不樂觀。據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ICAC)與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2010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預計為37.1%,為15年來最低水平。
  馮夢曉認為,印度棉在中國進口外棉佔有第二大的比重,但現在印度為了保證本國紡織企業能夠用到足夠便宜的棉花,其出口政策很不確定,導致外棉價格易漲難跌,這將會對國內棉價産生較大影響。

  原因 農産品漲價的N個理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經所所長秦富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由於主要農産品的供求總體平衡,在國家加強物價調控特別是對游資炒作加強管理的大背景下,明年農産品價格總體上預期會比較平穩。但從長期來看,農業品價格受到“推”和“拉”的影響會在一定範圍內上漲。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推”“拉”農産品價格上漲存在多項理由:
  供需不平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産品市場價格輪番上漲,累計漲幅大,一個重要原因是糧食産需缺口擴大。這從根本上來説是由我國糧食生産的自然資源稟賦先天不足引起的。無論是在短期內,還是長期來看,我國農産品供求關係趨緊的基本態勢都無法改變。
  居民膳食結構改善。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於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衞生經濟學的研究,隨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質等攝入量會逐步增加。作為蛋白質等來源的肉禽蛋的需求進一步上升,而這將消耗大量糧食,從需求面拉動糧食價格上升。
  成本推進。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指出,由於農業比較收益低下,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鎮和工業部門轉移,農業從業人員逐年下降,逐步由供大於求轉向供不足需,加上年輕一代農村勞動力務農興趣不高,農業用工季節性短缺和結構性素質下降現象逐步顯現。隨着供需格局的變化和非農産業工資水平的提升,農業用工成本快速增加。
  國家支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曾&&,適當提高農産品的價格水平,增加農民的收入,對中國經濟長期的穩定發展是有利的。
  恢復性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稱,農産品價格2003年只是1996年的78%左右,到了2006年也才恢復到1996年的90%左右。
  流動性氾濫。滙豐銀行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在美聯儲再次啟動量化寬鬆的政策之後繼續走高,從而傳導到國內市場。同時,國內貸款的猛增和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增加的熱錢流入,意味着央行在管理流動性上面臨挑戰。
  天氣和季節因素。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統監測,受降溫天氣的影響,12月17日,21種蔬菜中有9種價格較11日上漲,其中菠菜、油菜等葉類菜價格漲幅較為明顯。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不但近期的惡劣天氣可能拉高菜價,而且從需求角度看,元旦春節即將到來,兩節歷來是農産品消費的高峰期,這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價格。
  國際因素。據農業部上周公布的周報,國際市場農産品價格環比全面上漲,其中食用油價格上漲明顯。陳錫文認為,隨着某些農産品進口量增加、自給率下降,國際市場價格對這些産品的國內市場價格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影響 農産品漲價壓力將向肉類轉移

  展望明年農産品價格,糧價仍有可能漲幅不低,並且向下游傳導導致肉類價格上漲。
  大通證券研究員郭世濤認為,明年糧食價格仍可能上漲10%。首先,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提高了主産區2011年生産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5元、7元、7元。
  其次,勞動工資上漲直接提高了生産成本和産品價格,提高農民工從事農業生産活動的機會成本。在糧食生産中,人工的成本比重是32%。
  再次,中國目前靠本國糧食生産只能滿足90%至95%的需求,其餘差額部分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國際糧價持續上揚,仍可能傳導到國內。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糧食庫存量低於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安全線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連年的自然災害,使全球糧食産量持續減産,糧食價格始終在高位徘徊。
  最後,對衝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資銀行進行的糧食投機有可能推動糧價進一步上漲。糧食金融化以及貨幣市場的變化是糧價大幅波動的主因。糧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商品價格,而是一種金融産品的價格。
  招商證券則認為,2011年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將向下游的肉類轉移。該券商發布的報告稱:“我們對明年農産品的判斷為:國內漲幅大於國際,畜禽大於糧食。”
  招商證券&&,畜禽價格明年很可能接過今年糧食價格的漲價棒,成為農産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品種。原因一是自身供需決定,從能繁母豬存欄及種雞進口量的減少都表明明年肉毛豬和肉毛雞的供應壓力將有所減小;
  二是原料成本推動,豬、雞的養殖主要原料玉米同比漲幅超過40%,豆粕下半年也出現環比20%以上的上漲,就此兩項就拉高了豬肉、雞肉的成本20%左右;
  三是比價效應,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幾大要素將受持續上升的糧食價格影響有所轉移,而2007、2008年畜禽價格飆升導致資源集中到畜禽産業正是近兩年畜禽價格低迷糧食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而未來兩年的局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扭轉。
  據了解,商務部近日將會同財政部、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再次投放部分中央儲備凍豬肉,保障元旦期間節日市場供應,滿足群眾肉類消費需要,穩定豬肉市場價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農産品走勢漸回暖 外盤棉糖期貨大漲 2010-12-15
我國食用農産品和生産資料價格繼續回落 2010-12-09
政策強干預 農産品報復性反彈難 2010-12-09
農産品漲價,全是游資的錯? 2010-11-26
電子交易助推農産品漲價 2010-11-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