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或將出資12億元收購煤層氣行業“先鋒”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煤”)50%股權,從而一次性拿到中聯煤約500億立方米的探明儲量。 隨着中海油的強勢介入,不僅可解決這家老牌國企缺乏資金的問題,同時也能使中國本土企業鞏固現有煤層氣項目,避免大量資源流失外資企業。 雖然14年來中聯煤已在山西沁水、黑龍江雞西、陜西韓城等地都有勘探開發區域,但中聯煤手上“缺錢”的現實一直困擾其快速發展。如今中聯煤共有27個區塊,總面積2.0151萬平方公里,但每年産量不過2億立方米。相比之下,中石油在2009年從中聯煤撤出後,一年就在相關産業投入了30億元之多。 由於2009年之前,國內已形成以中聯煤一家為主的煤層氣開發模式,因而煤層氣産業長期缺乏開採資金,實際産量無法達到規劃産量。2010年估計全國的煤層氣産量在80億立方米左右,落後於煤層氣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20億立方米。 “中海油進入該行業,還有其他重要意義。”中投證券研究員芮定坤告訴記者,中海油或可憑藉在石油界的話語權,向政府建議增加煤層氣補貼。目前中聯煤的協議氣價約在1.1元/立方米,獲利約每立方米0.3到0.5元,項目內部收益率不到15%,要比國外同行的20%低。而國內其他開採企業也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中聯煤此前曾&&,我國現行政策為煤層氣開發利用的補貼實行增值稅先徵後返政策,每開發利用1立方米,政府掏錢0.20元,而對發電再補上0.25元。而在美國,煤層氣售價約在6美分/立方米,政府給予的補貼約在2.82美分。 一家煤層氣開發企業管理層則告訴記者,現在煤層氣上網發電並不易,“中海油入股中聯煤後或可加強對國內煤層氣資源的聯合勘探開採、運輸和銷售能力。”芮定坤指出,由於中聯煤缺乏資金,多年來與國外合作項目較多。“假設未來市場需求大,對外合作太多的話只能眼睜睜看著資源被海外企業勘探,中海油的強勢挺進,有望改變這一被動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