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化創意産業在首都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産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已經彰顯,産業集聚區的影響力也在快速提升。但由於産業發展同質化以及社會化服務欠缺等問題的存在,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的發展遭遇瓶頸。
參加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論壇的專家認為,應採取培育特色品牌,加強管理服務,加大集聚區投融資服務體系等措施,以促進産業集聚區的功能提升。
文化創意産業呈集群發展態勢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佔首都經濟支柱地位進一步提升,産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已經彰顯,根據《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規劃》,2010年市級文化創意産業區將達到30個。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委員洪繼元在集聚區發展論壇發言時&&,目前全市文化創意産業的總量快速的增長,地位更加鞏固,空間布局日漸清晰。央企引領作用突出,聚集效應日顯成熟,已由培育期轉入快速發展時期。文化創意産業的規模大幅度提升,産業增加值從2004年的573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1483.9億元,從業人數達到了114.9萬人。
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對全市文化創意産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已經凸顯。洪繼元指出,2006年以來認定的23個集聚區快速穩步的發展,産業鏈條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目前集聚區已經成為強化首都文化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撐,集聚區的帶動作用正逐步體現。具體表現有:
一是集聚區的聚集能力不斷增強,集聚區正在向文化創意産業功能區轉化的態勢逐步顯現。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創意産業的集聚區實現收入同比增加24.4%,高於全市文化創意産業的整體水平。
二是品牌效應逐漸彰顯。近年來一些重點支持、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園區得到了中央單位的重視,為集聚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預計到今年底,以覆蓋16區縣的市級集聚區為龍頭,規模不等的産業基地、産業集群、産業街區和創意新村集群式發展的産業格局將基本建立,涵蓋九大行業,匯集上萬家企業,多元投資的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將全面進入快速發展期。
三是影響力和知名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新增各類文化創意産業企業達到227家,累計土地開發面積超過8000畝,完成各類政府投資25億元,吸引帶動社會投資20億元,預計聚集區今年全年投資總額將超過50億元。集聚區主辦或者承辦的大型文化活動,或體育品牌設施已經超過了500場,798藝術節等系列活動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迅速擴大,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正逐步發展成為聚焦首都文化特色、彰顯首都文化魅力、體現城市發展活力的標誌地。
集聚區發展遭遇瓶頸
專家認為,産業發展同質化、社會化服務欠缺等問題,正成為集聚區發展的瓶頸。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研究部主持研究員易介中在論壇上介紹,他所做的調查顯示,文化創意産業方面的新機構、新公司很難存活。
一是産業發展的同質化傾向明顯,缺乏特色品牌。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産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永亮&&,北京市現有的集聚區大多集中在生態、旅游這類資源上,同質化傾向很明顯。他認為,集聚區應有自己的特色,應拿出一兩個特別打得響的品牌,提升集聚區的品牌效應。
二是技術、資本、人才等資源水平有待提升。洪繼元指出,産業聚集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組織化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吸引和培育大項目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三是過於注重政府服務,社會化服務欠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齊勇峰教授指出,隨着集聚區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引入社會化服務,引進如法律、財務、設計、品牌等方面的設計以及進出口等服務。
多舉措提升集聚區功能
“十二五”期間要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要求和目標,為文化創意産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與會專家認為,北京文化創意産業要進一步集約發展,應着眼長遠,培育特色品牌,加強管理服務,加快集聚區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着眼長遠,打造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洪繼元認為,應以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為主要載體,以空間位置相鄰、産業業態相近的集聚區為主要方式,完善産業鏈條為有效手段,打造綜合收入超千億的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文化創意産業的比重要達到50%以上,主要功能區佔文化創意産業收入的比重要超過40%,來推進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發展。
二是培育特色品牌。應用現有的品牌,打造跨行業、銷售收入百億元的文化創意産業産業。舉辦知名度高、輻射度大的活動。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認為,集聚區的品牌集合有兩個意義,即必須匯集文化創意的大牌企業的領軍人物,有自己的品牌和價值。
三是加強管理服務,全力協調推進重大産業項目的落地,緊緊抓住國家宏觀産業振興和中央文化單位改革的進程。做好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積極推動重大産業項目的建設。梅松認為,應加強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升集聚區從産業集聚到功能區發展,加大集聚區投融資服務體系的創新理念,加大服務和指導力度,同時促進各大集聚區的對外交流。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齊勇峰認為,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過程普遍存在過度重視政府服務的傾向,他提出應搭建以政府為主導、由社會各個服務機構組成的社會化服務平台。肖永亮認為,政府應不只在資金上,還要在立法、政策等方面提供管理和指導,為各個集聚區提供更多的服務。
四是促進融合,培育高附加值的文化創意産業業態。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創意製作、展示傳播等文化創意産業的高端環節。積極培育高附加值的新型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