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信託公司、投資銀行在將業務重心從金融理財産品逐漸轉向房地産信託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想到,接踵而至的宏觀調控政策會給他們帶來這麼多商機。開發商們排着隊等着發信託。
銀根趨緊,信託融資激增
“銀根收緊最直接的表現是,銀行沒有貸款額度,很多利潤率較高的項目也無法操作。”葉偉是某國有信託公司的資深信託經理,今年經他手出去的信託産品融資額度不下於10億元。“想發行信託産品的公司太多了,很多資質比較好的公司項目都做不過來,一些資質比較差,或區域位置不佳的項目我們都不去考慮。”
這不是偶然現象,從今年1~11月的集合信託産品統計數據來看,房地産類信託産品的發行量佔比從未低於30%,高的時候接近60%。“從六七月份開始,房地産信託發行規模持續上升,預期收益率在上升,但其時間期限卻在逐漸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企缺錢和房地産行業風險加大的現狀。”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如此分析説。
短期拆借利率上漲,15%的年息起步
“信託融資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快,如果順利一兩個月內就可以完成,另一個是它的融資擔保物比較靈活,質押物可以是股權,而不像項目貸款一樣,需要以土地、建築物等實物資産來融資。”採訪中,一位今年已經通過發行信託産品順利募集到資金的開發商&&,信託融資可以通過入股的方式在項目前期開發就介入,這是項目貸款做不到的。換句話説,信託融資能比項目貸款更快、更早籌集到資金。
不過隨着房地産市場對開發資金的需求總量在增長,中小開發商的信託融資之路也越走越不順暢了。
“你可以去問問,今年上半年做出的信託産品,同樣的成本現在還做不做得出來。”葉偉也説,信託公司給投資者的預計年收益基本在10%左右,此外還有相關稅費,但只要能做得出來開發商仍然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
“短期拆借利率幾乎每個月都在漲,相比之下,信託産品的融資成本更低、融資規模更大,只要有機會,誰不想做?”一位開發商私下説,現在他們給信託公司的融資年收益率已經超過15%,其中8%~12%是給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剩下是給信託公司的代理費用等,而15%已經是委託方與信託公司、銀行的關係非常好才的情況下才做得出來的,而且價碼仍在上漲。
信託也在收緊,中小房企融資愈發難
但即使願意付出高昂的代價,信託融資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了。
採訪中,幾家今年發行過信託産品的開發商都不約而同地要求“高抬貴手”,因為銀監會接連下文,信託公司、銀行都發了內部文件,他們不願意在風口浪尖上搞壞與金主們的關係。
11月19日,銀監會下發《關於信託公司房地産信託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要求信託公司自查房地産信託業務。“這個通知下發的前一週,發行的房地産信託産品至少有28個,而通知下發後一週一下子少了一半。”某房企的財務總監私下説,在房地産類貸款收緊的時候,信託産品是開發商獲取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其中也不排除“變通融資”、“打擦邊球”的情況,《通知》對信託公司發放貸款的房地産項目是否滿足“四證”齊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是否具備二級資質,項目資本金是否達到國家最低要求等都提出了要求,還是很嚴厲的,所以信託公司都很緊張。
自銀監會《通知》下發後,中融、中信、平安、中誠和新華五家信託公司已集體暫停房地産信託業務。這對那些拿不到信託貸款,又沒有其他融資辦法的中小開發商來説,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