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其他省區鋼鐵企業兼併重組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河北省國有鋼鐵企業與民營鋼鐵企業正在掀起一股整合潮,進展迅速。
“很快第二批民營鋼鐵企業將進入河北鋼鐵集團(下稱“河北鋼鐵”)。”12月11日在蘭格鋼鐵年會間隙,河北鋼鐵副總經理田志平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一個月前,這家國有鋼鐵企業以“零現金”形式重組了5家民營鋼鐵企業。過去多年,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上被國際三大礦業公司“卡脖子”,民營鋼鐵企業的迅猛發展導致行業集中度降低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零現金”重組受質疑
重組河北敬業集團、唐山松汀鋼鐵有限公司、邢&龍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永洋鋼鐵有限公司和河北吉泰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後,河北鋼鐵新增粗鋼總産能達到1000萬噸以上。
這5家民營鋼企在最近幾年國民經濟的騰飛中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金融危機發生後很快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
田志平&&,與第一批民營企業重組之後,又有一批企業願意進入河北鋼鐵旗下,很快就要簽署協議。他沒有透露第二批重組的企業數量,不過這次進入河北鋼鐵的企業規模不亞於第一批。
按照産能算,河北鋼鐵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截至目前擁有5000萬噸産能,總資産超過2600億元。
“這次聯合重組雖然有政府的參與,但更多的是雙方企業自願。”河北鋼鐵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閆秀軍告訴本報,“為什麼是自願?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大背景,特別是我們提出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規劃,企業有了這種想法才促成了這樣的重組。應該説這5家重組帶了一個頭。”
雖然河北鋼鐵表面上聲稱與其重組的企業都是出於自願,但是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已經被重組的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內部人士告訴本報:“不重組我們生存都會成為問題,今年被停電就讓我們自顧不暇。”
“國有鋼企並不比民營鋼企更具有競爭力。”在河北擁有鋼廠的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祥青稱。齊魯證券曾對比過國有鋼企與民營鋼企綜合競爭力,發現民營鋼企的成本遠低於國有鋼企。
“河北鋼鐵不出現金,這並不是真正的重組。”河北另一家尚未參與河北鋼鐵重組的民營鋼鐵企業老闆告訴本報。他説,此前5家企業進入河北鋼鐵後,河北省其他民營鋼鐵企業也在考慮出路,希望找到一個“靠山”。
根據河北省的規劃,打算到“十二五”末,全省有冶煉能力的鋼鐵企業(集團)減少到10家左右。但是這位民營鋼鐵企業老闆認為,如果按照目前的整合態勢,可能大部分都進河北鋼鐵了。
真正整合有待檢驗
上述民營鋼鐵企業老闆質疑,根據第一批重組方案,在分別與5家公司組建新的合資公司中,河北鋼鐵僅僅只是以商譽、管理和技術服務出資持有10%股權,而5家公司都將其全部資産入股分別持有90%的股權。
由於河北鋼鐵沒有拿出現金或實質性資産與民營鋼鐵企業進行聯合重組,能否真正實現聯合重組受到質疑。
對於其他民營鋼鐵企業的質疑,田志平&&:“公司接下來將要向已經重組的5家鋼鐵企業進行注資,持股比例也將有所上升,不排除以後控股的可能性。”他説:“具體注資多少,持有多少股權,還要視每個公司的情況而定。”
整而不合是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多年來遇到的最主要問題,由於是跨所有制,而且重組企業數量較多,河北鋼鐵必須直面這個問題。
“就在9日,集團董事長提出要求,集團總部各機構加快研究對新整合的民營企業如何進行下一步運營,使大家得到好處的幾個方式。”閆秀軍説。
12月8日和9日,河北鋼鐵召開工作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河北鋼鐵董事長王義芳&&,對整合重組的民營企業要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閆秀軍&&,協同效應體現在原材料採購上得到資源,銷售市場信息的共享和價值的相互協調,以及區域市場的穩定等。
即便如閆秀軍所言,被重組的民營鋼企納入到河北鋼鐵統一的原料採購、産品銷售平台,在同一個區域,河北鋼鐵會不會優先銷售自己的産品,而忽略民營鋼企,這是無法回避的。
同時,在鐵礦石、焦煤等燃料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平台採購的燃料優先供應給哪家企業?供應多少?同樣考驗河北鋼鐵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