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來了年終歲末的12月,對於職場人來説,又到一年“總結”時。本來用總結來對一年工作進行全面回顧、檢查、分析、評判,以明確努力方向,也很必要。但似乎在用業績説話的今天,年終總結似乎已經淪為一種形式,畢竟草草幾句話不會影響前途,更不會影響“錢途”。這也難怪某外資企業HR拿到一份類似畢業論文式、厚達46頁的年終總結時,驚訝不已,而老闆看到這份精緻如宣傳冊般的年終總結是,更當即拍板“此人今年年終獎金翻番”。
本報記者 顧卓敏
人力主管驚嘆不已 46頁年終總結聞所未聞
“在這個HR的位置上也幹了有10年了,從來沒有看到過一份年終總結做得如此考究,如此有分量。”邵夢馳是一家德國生物醫藥製品公司的人事經理,昨天,他向記者展示了那份如今在公司上下廣為傳頌的“論文式年終總結”。“我們先不去説他的內容如何,至少我從來沒見過一份總結可以‘站’在桌上的。”説話間,邵夢馳將這份總結隨手往桌上一立,只見這份厚實的總結就像是一本書那樣豎了起來。 與此同時,邵夢馳將公司上下班百餘號人的年終總結收攏在一起向記者比劃着,“你看,這一個人的總結要比公司一大半人的疊起來還厚。”邵夢馳説:“這也就難怪老闆看到這份總結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了。這個業績當道的年代,肯花心思好好寫年終總結的人已經找不到了。” “説得直接點,年終總結對於員工來説是attitude
decides
everything(態度決定一切)。”作為公司VP,來自台灣的Garfield明確&&:“對待年終總結,職場人首先要擺正態度,套用這個時下很流行的詞就是——非誠勿擾。在我們這些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眼中,年終總結就是一把尺子,這把尺子也能衡量出一個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如今與年終獎直接挂鉤的就是工作業績,所以很多人理所當然認為業績是最重要的,相應的對待類似年終總結這樣沒有‘收益’的東西就敷衍了事。實際上,他們恰恰是忽視了在高層面前表現自己的最佳機會。” 另據邵夢馳透露,Garfield為此調整了今年年終獎的發放方案,並向總部申請了一筆費用,根據員工遞交的年終總結,在現有年終獎金的基礎上平均提升30%。“絕大多數員工的年終獎是維持不變的,而Lari的年終獎將有100%的增幅。”
“公司紅人”低調坦言 資歷太淺只好按論文模式來寫
在HR邵夢馳的引見下,昨天記者見到了這位“年度紅人”——市場部Lari(羅綺慧),一個穿着、樣貌都不出眾的低調女孩,而最令記者感到吃驚的是,她只是一個今年夏天剛剛走出校門的職場新人。“我進公司才半年時間,讓我寫年終總結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寫。諮詢了幾位前輩,他們都説把今年自己做了些什麼羅列一下就好了,但是我一個新進員工又沒做什麼大事,讓我拿什麼往上寫?”Lari也坦言:“當初也想過到網上拉一份,但總覺得態度不太端正,後來就乾脆按照自己最熟悉的論文模式寫了這個總結。” 在簡單翻閱了Lari的年終總結後,記者發現,確實這份46頁的年終總結有內容提要、關鍵詞、目錄、大小章節組成,如果要説與論文的差異,就僅僅是缺少了參考書目和注解。一個職場新人工作經歷有限、對重大項目的參與程度也有限,那麼寫些什麼內容可以寫出46頁紙?對於記者的疑惑,Lari笑着&&:“你沒發現,在總結中我大量運用了表格和圖標嗎,很多事情我説不清楚,就用數據來説話。” Lari告訴記者:“雖説我是負責西南片區4個城市的市場開拓,但由於這些都屬二三線城市,不是公司發展的重點,因此,我這半年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真要用文字來總結,幾句話就説完了,所以我就乾脆把這作為‘內容提要’了。” 在正文中,Lari就成都、昆明、南寧、貴陽四地的市場佔有率、銷售率、受眾接受程度等幾個方面分章節做了總結分析。“寫論文的時候,老師就説圖表是個討巧的做法,我確實也發現,很多時候説自己怎麼做市場調研、怎麼做品牌推廣都説不到點子上,而通過數據的比較、圖表的表達,就能讓領導一目了然看到我做了什麼,對提升公司業績有哪些幫助。”
對話公司VIP 這是我對大家的第一次考察
“在眾多人云亦云的年終總結中,Lari這份46頁的總結着實讓我眼前一亮,而Lari羅綺慧這個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我腦中。”Garfield告訴記者,自己是今年3月從新加坡調來上海的,對於公司很多一線員工並不熟悉,更談不上了解了。“因此,我也是希望通過這份年終總結,了解大家現在具體在做什麼,對他們的工作節奏、狀態有進一步認識。但結果確實令我有些失望,絕大多數員工都‘無話可説’,或者説來説去就是些客套話,對我來説毫無幫助。而Lari脫穎而出的原因就在於,雖然她的業績有限,但她在努力呈現自己的工作狀態,並且對於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是有想法的。” 至於為什麼會把年終總結與年終獎挂鉤,Garfield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不討論總結的內容有多紮實,單純從考察員工工作態度的角度出發,認真、努力就應該得到肯定。我把年終獎與總結挂鉤,並根據大家不同表現給予額外嘉獎,也是希望員工正視這一點,工作態度並不僅僅表現在業績上,更多時候是在細微處體現的。”
不同觀點 46頁個人總結形式大於內容
對於Lari這份46頁的豪華版年終總結,一些職場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一家民營企業的人士薪酬經理徐先生就明確&&,“如果我是老總,看到這樣一份總結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員工‘太空’了。試想一個天天加班加點忙工作、衝業績的人,哪來的時間去做這種東西?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她的調研、數據分析都不具科學性,也就意味着她的個人觀點不具參考價值,那麼做這麼厚的總結又有什麼意義呢?” 此外,包括Lari的同事在內,很多職場資深人士對此都很不服氣。“我們一年到頭拼死拼活為公司謀利益,最後還沒落好。一個職場小菜鳥,在業務上拿不出什麼硬東西,就玩一些紙上談兵的東西。如果企業還要支持、鼓勵這種‘玩虛的’,那麼對我們這種實幹家就太不公平了。”
各種心態 面對年終總結白領態度各異
每到年底,絕大多數單位都會要求員工提交一份自己的年度工作總結。對於這樣的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和做法。 菲菲:所謂年終總結,就是對自己一年來工作的回顧,總結一下自己的得與失,其目的是為下一年以及以後的工作提供指南和借鑒。如果説年初工作計劃是起點,那麼年終總結就是終點,只有停下來往回看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否偏離了跑道,是否還有足夠的能量繼續跑下去。我覺得一年做一次總結還是有必要的,本着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這份年終總結也應該認真對待,因為這是對自己工作和職業生涯的一次回顧,找到自信、發現不足,年終總結可以幫助你理清思路。 小煩:年終總結應該是寫給自己看,或者是給朋友看的,主要是想看看自己一年做了多少事情,有多少成就,然後再回味一下其中的歡樂與痛苦。目的是回顧一下自己過去一年的狀態,不希望日子白過了。但是,這些狀態不一定都是工作上的,所以沒有必要一定要給領導看到。如果是一定要給領導看的,那我覺得隨便寫寫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同事們寫什麼我就寫什麼,大家寫100個字,我差不多就可以了。 Mint:最好的年終總結就是看看我一年12個月的工資單,一方面説明我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同時也讓自己有動力明年再上一層樓。 林爽:年終總結也就是個形式,我相信領導不會一個個去看的,所以網上抄一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