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藥業經濟”發展迅猛
千億産值“中華藥都”呼之欲出
2010-12-09   作者:記者 王聖志 姜剛/合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3月3日,嘉賓共同啟動亳州藥市開市激光球。當日是農曆正月十八,安徽省亳州市中藥材交易中心虎年藥市隆重開市。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之一。新華社

    素有“中華藥都”之稱的亳州,如今有聞名遐邇的三個“百萬”:中藥材種植面積近100萬畝,年交易額近200億元,與之相關的從業人口達100萬人之眾。一年一度的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大會暨國際中醫藥博覽會,更是成為了海內外中醫藥界的一大盛事。
  走進亳州,藥香沁人心脾。這藥香也吸引了大量資金搶灘藥業經濟。目前,亳州市共有醫藥製造企業58家,其中已通過GMP認證的共48家;此外,在建藥業工業企業還有20多家。佔地近千畝的現代中藥産業園也在建設之中,建成運營後將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産值最高的中藥材加工專業園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高新技術的有力支撐,讓“中華藥都”煥發出勃勃生機。

  從同仁堂的“首次出京”

  自清末開始,國內領銜藥市便沿襲“同仁堂不到不開市”的傳統,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中斷。2003年,北京同仁堂決定恢復這一傳統儀式,並把地點選在了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亳州藥市也贏得了“天下第一藥市”的美譽。
  “制藥不出京”是北京同仁堂自古以來的傳統,然而這一沿襲三百多年的老規矩也被打破。2004年2月,同仁堂在亳州成立了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成為全國唯一的由同仁堂控股的中藥飲片企業,主要加工生産各種飲片和粉面。
  該公司總經理徐廣友説,“同仁堂選擇到亳州投資主要是看重這裡的資源,亳州具有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也是重要的藥材集散地;另外,當地政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具有良好的創業環境。”
  同仁堂飲片有限公司在亳州建立了120000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其中土地流轉20000畝,GAP認證5000畝,帶動農戶66610戶,累計解決農民剩餘勞動力轉移47800人。企業生産飲片、中藥制粉、花茶等一系列産品,去年年産值3個多億。
  “面對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弱勢,近年來,亳州市“以藥招商”,着力營造有利於中藥産業跨越式發展的投資、創新與創業環境。”亳州市副市長湯涌説。
  亳州市創立現代中藥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藥業産業的資金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聯合協作,形成企業融資的互保聯盟;拓展融資渠道,解決企業發展資金瓶頸問題。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推動銀企交流與合作,爭取金融機構擴大授信規模,為藥企發展提供信貸支持。推進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整合壯大現有擔保資源,積極組建企業信貸擔保公司,做大亳州信用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等擔保機構的資産規模,放大擔保倍數,增強擔保能力,降低擔保費用,為藥業産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融資服務,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亳州市政府促進藥業企業轉型、升級;對於企業新上項目,簡化審批程序,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相關專項資金。對企業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或省級以上新産品開發項目貸款,給予適當的貼息扶持,對企業專利申請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對企業研發或購買1個二類、三類中成藥新品種並批量生産的,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
  亳州市還建設國家級中藥材質量檢測中心,全面提升藥材藥品質量;建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入駐的中藥研發企業,1年內免交租金,優先推薦國家和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築巢引來金鳳凰”。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廣州白雲山、康美藥業、和記黃埔、江中制藥、捷眾制藥、蜀中制藥等全國知名的大型中藥企業紛紛落戶亳州。亳州市與霸王集團、廣藥集團、天津醫藥、三精製藥等一批知名企業的合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藥業經濟”呈井噴之勢

  據亳州市副市長湯涌介紹,目前,亳州藥材種植面積佔全國的1/10,中藥飲片年産量佔全國的1/3,中藥材年成交額佔全國的1/4,2009年全市藥品銷售總額突破200億元,中藥材進出口總額61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亳州市藥業工業生産總值29.4億元,同比增長45.37%,中藥工業增加值8.48億元,同比增長17.9%,實現中藥進出口額3033萬美元,同比增長55%。
  多年來,亳州藥業經濟一直存在着商貿業“腿長”,製造業“腿短”的缺憾。湯涌分析説,制約亳州藥業經濟發展的因素有,一是藥企數量偏少、規模偏小,整體實力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弱;二是産業層次不高,産品檔次較低,低水平産品多,高附加值産品少;三是知名品牌少,還未形成名牌優勢和品牌效應;四是藥企管理水平落後,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較弱;五是企業聯合協作意識不強,未形成有效的擔保和互保機制,引資、融資渠道單一,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為了加快藥業發展,亳州市傾力打造中藥製造業。去年編制實施了《安徽(亳州)現代中藥産業發展規劃》,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大力發展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保健酒、中藥日化産品、中藥保健食品、中藥殺蟲劑殺菌劑、獸藥和現代物流産業,將中藥産業培育成為安徽省重點産業和亳州市支柱産業之一,産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同時啟動實施了《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劃》,規劃建設藥、酒、文化三大板塊,構建現代中藥、養生文化旅游、中醫醫療保健服務三大體系,力爭用3年時間,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産業發達的養生之都、健康之城。
  亳州中藥和制藥産業呈現出強有力的發展態勢。目前,亳州市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産業集群,取得飲片生産許可證的企業共有48家,生産的品種有普通飲片、毒性飲片、精加工精包裝飲片、小包裝飲片等飲片類型。2007年,亳州市被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授予“中國中藥飲片出口基地”;中成藥製造規模不斷擴大。亳州的中藥工業正在向中藥保健品、中藥獸藥等方向延伸。
  亳州市着力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藥業營銷網絡遍及全國各地。目前,全市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956家,其中通過GSP認證的703家。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國內上市品種最多、經營面積最大、交易最為活躍的中藥材交易市場。
  據介紹,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打造的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項目正在積極推進,預計2011年下半年投入運營,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可成為集“貿易、會展、檢驗檢測、信息發布、金融服務、物流配送、辦公、配套商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醫藥行業集散中心,將進一步確立亳州在國內中藥流通領域的領先地位,形成品牌規模和品牌效應。

  高科技助力“藥都”跨越

  安徽濟人藥業公司是一家集“産、學、研”於一體的民營科技藥企,近年與多家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安徽亳菊等6種中藥提取技術研究及産業化”、科技部2006年疏風解毒膠囊創新基金項目等多個國家和省市科研課題。其中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前胡飲片炮製工藝及質量標準規範化研究》項目,以及安徽“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綠色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加工産業化研究”,均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據該公司總經理曹勇介紹,公司近年主持開發了國家中藥三類新藥2項,四類新藥三項;獲得註冊批件21個,新藥證書3個。2009年獲得新藥證書的創新六類新藥疏風解毒膠囊,被衞生部列入《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確定為首選中成藥。通過近10年的新藥研發,公司已培養出一支年富力強、配置合理、跨學科組合、創新思維強的科研攻關隊伍。”
  在亳州,像安徽濟人藥業公司這樣的創新型企業不斷出現。2007以來,亳州市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全部為中藥企業;中藥類高新技術企業6家,高新技術産品12個,分別佔高新技術企業、産品總數的75%和的80%;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産學研聯合,組建了涉藥類工程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1個,涵蓋中藥材良種繁育、中藥飲片加工、中藥提取、中成藥生産、中藥日化的領域;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2項。
  2007年以來,亳州市涉藥企業承擔的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8項,獲得支持資金3497萬元,疏風解毒膠囊二次開發研究、中藥配方顆粒研究及産業化、蒲公英等10個品種中藥提取物研發、出口大宗中藥飲片産地加工與炮製一體化生産關鍵技術研究、年提取600噸高純度芍藥苷(98%)生産線、現代中藥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信息平台建設等一批重點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據亳州市科技局局長於彥介紹,今後,亳州市將建設一批省部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凝聚創新要素、吸納創新資源。按照“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依託藥企組建中藥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加大財政科技投入,設立中藥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鼓勵和扶持企業自主創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新藥業:期待速效救心丸放量 2010-08-20
紫竹藥業承諾“質量第一、安全放心” 2010-08-13
紫竹藥業回應:毓婷是合格藥品 2010-08-09
遼寧成大(600739):生物醫藥業務快速發展 2010-06-18
重慶醫藥業醞釀整合風暴 市長親自操刀重組 2010-02-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鄭風田:新圈地運動不宜輕易否定[思想]房地産調控必須明確政策預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