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雙匯發展上演了復牌之後的連續三天漲停,股價也創下了65.86元的歷史新高。
“我們選擇買入就是抱有重組預期的。”上海某基金人士向記者透露,“但當時並沒有料到雙匯發展會停牌這麼長時間。”
11月29日,停牌8個多月後,雙匯發展終於發出復牌公告。當日就有4家機構出具研究報告稱,在復牌後的半年時間內,該股票的預測目標價位鎖定在90元至100元區間。
而這一目標價位,較之雙匯發展停牌前的收盤價49.48元,上漲空間高達80%以上。換而言之,如果券商預言成真,該股有望為持股基金帶來80億元以上的收益。
往前看是眼下震蕩多變的市場,回頭望去則是240余天的苦盼,選擇等待更高點還是見好就收,持股基金陷入兩難境地。
上述基金人士&&,“我們還是要繼續和上市公司那邊溝通,等待他們給出的答覆,在年底之前賣出的可能性不大。”
8隻基金因雙匯暫停申購?
11月11日,匯添富基金髮佈公告稱,為切實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公司決定即日起暫停辦理匯添富策略回報基金的大額申購業務,旗下匯添富策略回報基金暫停單筆金額、單個基金賬戶當日累計金額超過100萬元以上的申購業務。
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因為這只基金買了雙匯發展,所以才暫停大額申購的。”
數據顯示,匯添富策略回報基金持有雙匯發展的市值佔基金凈值比例為3.74%。
阿爾法基金研究中心研究主管莊正&&,“如果雙匯發展復牌後價格增長在五成以上,它給基金貢獻的收益至少有27億元。”
持有雙匯發展倉位較重的基金産品,就有興業全球視野股票、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它們的持股比重都在8%以上,另外,嘉實穩健和泰達宏利品質生活基金的持股比重在5%以上。
對於持有雙匯發展倉位較重的基金,當復牌後的雙匯發展價格漲幅超過50%,這一單只股票對基金凈值增長的貢獻就將超過2.5個百分點(詳細測算見附表)。
“投資者可以在復牌前買入這些基金做套利交易。”莊正&&,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小概率事件,比如像中國船舶、宏達股份,在復牌漲停後又出現跌停的情況。
據統計,目前持有雙匯發展佔基金凈值的比重在4%以上的12隻基金中,可以正常申購的基金只有嘉實穩健、長盛同德、大成強化收益、興業趨勢投資這4隻。除此之外,其餘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産品都已經暫停大額申購了。
28隻基金繼續惜售?
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28隻基金持有雙匯發展合計11305.94萬股,佔該股流通市值的18.66%。參照12月2日的收盤價和 此前停牌價,目前該部分持股的浮盈已達18億元。
3月20日,雙匯發展發布公告,稱因上市公司預計有重大事項發生,宣布停牌。
市場對雙匯發展資産注入的預期由來已久,而此次停牌復牌公布的重組方案,亦驗證了此前市場的傳言。
國金證券在其報告中&&,雙匯發展“在基本解決關聯交易問題,理順治理結構,逐步完成中高層股權激勵後,將得以全身心投身實業發展,其迸發出的潛力和能量將有望超出市場預期”。而迄今為止的三個漲停,則是市場對其復牌後樂觀情緒的體現。
與此同時,在基金三季報中28隻基金的重倉股名單裏出現了雙匯發展,它們的部分資金也被一同關在其中,翹首企盼復牌。
“我們也是和公司溝通後,得知他們有重組預期,加上估值方面的考慮,決定重倉買入的。”相關基金人士告訴記者,只是沒有想到復牌的時間這麼久,原先預計是在6、7月份的。
經歷了8個月的等待後,復牌後的雙匯發展果然不負眾望。
相比雙匯發展停牌之前,上證綜指已經有7.31%的跌幅,但復牌後的雙匯發展連續三個交易日強勢漲停,累計成交量不足2500萬元,機構惜售明顯。
“和雙匯發展停牌前相比,復牌之後三個漲停的漲幅已經達到了33%。”某合資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我們還是堅定看好這只股票的,年底前基本都不會拋售。
多家基金公司都&&在今年3月選擇買入雙匯發展的基金産品是公司集體決策的結果。
上述上海基金人士告訴記者,買入該股的考慮因素有三點,首先是消費概念,其次是重組預期,最後是綜合估值的考慮,“現在快到年底了,消費概念的股票機會比較多,在沒有更好的可轉移陣地之前,我們是不會賣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