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投資不如收藏
上海紅木傢具小幅上漲
2010-12-03   作者:記者 陸文軍 劉曉頔/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上海地區市場了解到,由於成本上升,紅木傢具價格平穩走強。業內專家建議,紅木傢具作為古典藝術傢具,其收藏價值遠遠超過投資價值,消費者應首重其收藏價值。

  紅木漲價主因是成本上升

  2007年紅木傢具市場曾“輝煌一時”,但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紅木市場開始了2年的“衰落”期。而今,紅木傢具已經基本結束了價格震蕩期,價格方面基本趨於平穩,僅存在小幅上漲,漲價的原因也相對比較單純,熱錢注入的情況只是少數,主要原因還是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供需失衡。
  “我們今年十月份剛剛調過一次價,大約有85%的産品價格都上升了5%到10%”,上海一家知名紅木傢具企業負責人&&,紅木傢具價格還有一些上升空間,“近來人工成本上漲得非常厲害,我們公司産品的調價雖然幅度很大,但是仍然遠遠不及成本漲得多,所以年底可能還會再將價格適當調高”。
  上海木材行業協會紅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賈德界&&,目前紅木傢具價格不會大幅下跌,“紅木市場上名貴木材的價格漲了不少,上等的紫檀木、黃花梨木價格翻了10倍的都不止,比較次一點的大紅酸枝、黑酸枝也漲了一些”。
  原材料的供需嚴重失衡導致了紅木傢具和木材處在“有價無貨”的階段,儘管黃花梨木每噸價格已過200萬,但實際上根本就已沒有木材出售。

  “企業都憑自己的感覺定價”

  為何對於紅木傢具的價格漲跌會有如此大的爭議?專家認為,問題出在行業監管方面。
  市場人士認為,由於我國的紅木傢具行業長期以來都保留了“小作坊”的形式,“小打小鬧”的商家不計其數,目前雖然有傢具行業協會,但是行業協會的作用主要是給商家提供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並不能有效地對該市場進行監管。
  “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監管這個行業,做紅木傢具生意的大多數都是小企業,能將企業生産規模化的大公司非常少”,一位業內人士説,紅木傢具行業缺少“領頭羊”,“領跑的永遠都只有那麼一兩家”。
  不僅是企業規模,在定價方面,紅木傢具行業也較為混亂。這位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擁有完整的定價體系的企業非常少,“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相關的限價標準,各個企業都憑自己的感覺定價,要價高低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有些小企業可能不那麼‘規矩’,價格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除此之外,由於紅木傢具還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收藏品,甚至有的古紅木傢具還是古董,所以私下交易、通過拍賣行買賣的消費者也很多,價格上面也難以控制。收藏專家、中天拍賣公司董事長宣家鑫告訴記者,在他的拍賣行進行紅木傢具的拍賣者很多,“拍賣其實就是‘你情我願’,只要不低於底價,價格出到什麼程度都沒問題,只要買的人覺得值就行,價格當然無法控制”。

  “難脫手”是投資紅木一大難題

  儘管目前紅木傢具還存在小幅度的上漲,但選購紅木傢具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專家提醒消費者切勿抱有投機心態入市,應當主要注重其藝術和收藏價值。
  “並非所有的紅木傢具都具有投資收藏價值”,賈德界介紹道,只有藝術價值、原材料價值“雙高”的紅木傢具才有收藏價值,但是如果想要投資紅木傢具,還有個嚴重的問題,難脫手,“如果沒有‘圈子’,手裏的紅木傢具根本賣不出去,對紅木研究不深刻的投資者,不論在購買渠道方面還是在出售方面,都是個大難題。”
  業內專家建議,消費者們對待紅木傢具的態度最好是以收藏為主,就算是投資也要“放平心態”,“投資紅木傢具的前提不僅僅是要對紅木傢具有所了解,還需要投資者或者收藏者對選購的紅木傢具文化認可,畢竟紅木傢具也是擁有其內在文化的”。
  宣家鑫説,自己也是個“紅木迷”。他&&,紅木傢具圈子裏的大多數收藏者都是抱着很單純的、收藏的心態購買紅木傢具的,“精美的紅木傢具不僅僅能欣賞,作為傢具。它還是擁有一定使用價值的,我把紅木傢具買回家主要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款式,如果哪一天它不再具有資金保值的價值,那我至少還能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世界最貴紅木傢具亮相價格近4000萬 2009-06-08
紅木傢具:天價炒作引發地價回歸 2009-05-08
鑒賞難度大 購買紅木傢具須謹防假冒 2008-12-24
紅木傢具收藏:當經典遭遇時尚 2008-06-03
三件極品紅木傢具賣了億元 2008-04-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敬東:中國管理稀土資源不違反WTO規則[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