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電子銀行應成為貨幣政策關注重點
2010-11-30   作者:記者 吳雨/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隨着網上銀行業務在中國迅猛發展,電子支付方式不僅給用戶提供巨大便利,也給銀行提供創新機會。專家&&,電子銀行等金融創新業務將在百姓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應成為宏觀監管和貨幣政策的關注重點。
  29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在“第四屆中國電子銀行高峰論壇”上&&,電子銀行支付打破了交易時間和空間限制,對支付結算影響深遠,是先進生産力在金融領域的代表。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2億人,互聯網的普及率持續上升至31.8%,其中,網絡購物,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的使用率分別達到了33.8%、30.5%和39.1%。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遠年&&,電子銀行每年創新推出諸多新産品,不僅將許多櫃&産品搬到了電子渠道,還開發了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項創新成果,不斷提高金融資産價值。
  2009年中國網上銀行市場交易總額達到404.88萬億元,其中個人網銀交易額達到38.53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焦瑾璞&&,現在市場普遍關注的物價上漲、資産上漲等問題,似乎都是貨幣惹的禍。“中央銀行不應該一味盯住CPI這類指標,也應該重點關注電子銀行等金融創新産品所創造的各類金融資産價格。”
  他認為,電子銀行等金融創新産品創造了貨幣供應量,僅靠目前傳統貨幣供應量分析,難以完全涵蓋目前流動性的真實水平,電子銀行創造的流動性亟待納入廣義流動性的範疇。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副主任李言賦&&,“電子支付發展是在顛覆傳統支付方式的同時,對中央銀行宏觀監管和貨幣供應也是一種挑戰。”他認為,發行貨幣要考慮到貨幣供應量和貨幣增長速度,網上支付使得貨幣周轉速度加快,匯票時間越來越短,網上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交易,這對於貨幣供應量産生了挑戰。“因此,在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怎樣進一步發展和規範網銀業務,是金融監管的重大課題。”
  歐陽衛民還&&,電子支付等金融創新業務不斷增加,監管機構責任重大。對於網上支付,應秉持公平競爭和可持續發展、安全與效率並重、對外開放和行業自律四個原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農行發布電子銀行品牌“金e順” 2010-10-22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實現統一身份認證 2010-07-09
部分銀行試點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 2010-04-26
農業銀行:電子銀行客戶突破7000萬戶 2010-02-26
我國電子銀行創新速度不夠 2009-11-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