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狐健康頻道日前舉辦的基本藥物政策論壇上,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在實施中出現四大問題。
一是超低價中標。先聲藥業董事任晉生説,中標價格明顯低於原輔材料成本的價格,用這樣的價格招標最後受傷害的是患者。基本藥物進行招投標後再大幅降價,以超低價中標是對基本藥物制度的否定,因為基本藥物制度對基本藥物的定義是價格合理。
二是知名品牌很少中標。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指出,一些省基本藥物招標結果出來以後,很多品牌企業沒有中標。“如果中藥招標採購,同仁堂一個品種沒中;如果招板藍根沖劑,像白雲山這樣的優秀企業不中,那麼我很質疑在這個招標採購中,優先考慮的是什麼?”他説,讓最優秀的企業、最優秀的産品、以合理的價格競爭中標,這才是最好的招標。
三是越低價越滯銷。中國醫藥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牛正乾指出,目前出現一種苗頭,基本藥物價格越低,採購數量也許會越小。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就是要廣泛使用,因為遴選出的基本藥物都是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應該通過價格的調整,讓它的銷量增加,得到更加廣泛的使用。
四是單一會員承諾和量價挂鉤的做法行不通。中國社科院教授朱恒鵬介紹説,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在基本藥物採購中實行單一會員承諾和量價挂鉤的做法。他指出,全國4000多家藥廠、諸多品種,如此多供貨方、採購方,如何制定一個有效的量價挂鉤合同?單一會員承諾很容易造成行政上的市場分割和壟斷。政府承諾某個企業供應某個地區或某幾個地區,其實是政府在行政分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