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集團整體上市大幕開啟
2010-11-29   作者:王錦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自3月22日停牌至今的雙匯發展11月28日晚間公告了重大資産重組預案,通過資産置換、定向增發以及換股吸收合併等方式,雙匯集團相關肉類資産將全部注入上市公司,資産預估值約為340億元;同時,重組方案還包括了雙匯發展實際控制人變更為263名員工持股的興泰集團、大股東將向全體流通股股東實行溢價全面要約等一系列內容。雙匯發展股票將於11月29日恢復交易。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28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案,綜合考慮了各方利益、考慮了雙匯今後長遠發展的方案,方案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大幅度降低了關聯交易,相信是個會令監管層、投資者都滿意的方案。”

  雙匯集團整體上市

  根據方案,雙匯發展將通過資産置換、定向增發以及換股吸收合併的方式,由雙匯集團和羅特克斯將其持有的屠宰、肉製品加工等肉類主業公司股權和為主業服務的密切配套産業公司股權注入,實現雙匯集團的整體上市。
  首先,雙匯發展將持有的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85%股權與雙匯集團持有的包括漯河連邦化學有限公司在內的22家公司股權中相應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並向雙匯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作為置入資産和置出資産差價的支付對價。
  同時,公司擬向羅特克斯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作為支付方式購買其持有的漯河雙匯保鮮包裝有限公司30%股權和上海雙匯大昌有限公司13.96216%股權。
  此外,公司擬以向雙匯集團和羅特克斯增發換股方式吸收合併其共同持有的五家公司股權,即廣東雙匯、內蒙古雙匯、雙匯牧業、雙匯新材料、華懋化工包裝。
  根據公告,以2010年5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經初步估算,本次重大資産重組擬注入資産預估值約345.9億元,擬置出資産預估值約17.2億元。考慮到評估基準日後的分紅情況,擬注入資産的交易價格為預估值扣除分紅金額即約339.4億元。
  由此,雙匯發展預計將向雙匯集團非公開發行6.13億股,向羅特克斯發行0.19億股股票,發行價格和換股價格為50.94元/股。
  重組後,雙匯發展經營主業以及與主業密切相關的産業,包括飼料、養殖、屠宰、肉製品、輔料、動力、包裝印刷、商業連鎖、技術中心等;雙匯集團經營物流、蛋白、生化等能夠獨立於主業、面向外部市場的其他産業,做到主輔清晰,分工明確。
  萬隆也&&,重組大幅降低了關聯交易,關聯採購金額和佔比均降幅巨大。
  根據預案披露,本次重組前雙匯發展對雙匯集團2009年的關聯採購額約為166.81億元,根據本次重組後雙匯發展的資産範圍模擬計算,2009年關聯採購降低為26.61億元;本次重組前雙匯發展對雙匯集團2009年的關聯銷售約為25.82億元,根據本次重組後雙匯發展的資産範圍模擬計算,2009年關聯銷售降低為13.03億元。
  對於340億元的評估值,萬隆也解釋,此次注入的資産較多,而且都是優良資産,盈利能力非常高,近幾年還都處於産能、盈利的高速釋放期。
  擬注入資産中,冷鮮肉、低溫肉製品等高端産品佔比較高,盈利能力強勁。重組完成後,雙匯發展2010年每股收益增厚幅度預計達30.0%。
  萬隆&&,重組後的雙匯擁有完善的上下游産業鏈,今後將圍繞産業化、規模化、商業化、現代化,把上市公司做成一個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大公司,做成肉類加工行業內最大的公司,“經過此次重組,相信無論從産業規模上、盈利能力上、市值上都將看到雙匯未來的發展,一定會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此外,對於此次資産重組的導火索——由於雙匯放棄9家公司少數股權優先購買權而被深交所出具關注函,公司&&,擬將相關公司中由羅特克斯收購的9家外部股東股權從羅特克斯收回,收購價格為羅特克斯當時收購股權時的原始出資價格。同時,為了保護上市公司利益,2009年的凈利潤歸屬原股東,2010年的凈利潤歸屬上市公司。
管理層成實際控制人
  本次雙匯發展的整體方案不僅包含了業務層面的重組,也包括股權架構層面的調整。
  長期以來,雙匯發展曾經被外界質疑股權架構透明度不夠,目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財務投資者高盛和鼎暉共同控制的羅特克斯。
  伴隨此次重組,雙匯發展將對其境外股東的股權進行調整,調整之後,高盛和鼎暉將不再通過共同控制羅特克斯對雙匯發展進行控制,而Rise Grand(興泰集團)將通過其對Heroic Zone(雄域公司)、雙匯國際、羅特克斯的控制權,間接支配公司合計超過30%的股權,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興泰集團是雙匯發展及其關聯企業相關員工合計約263人通過信託方式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員工持股公司,其中,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持股約14%,現雙匯發展董事長張俊傑持股約6%。
  公司方面&&,作為財務投資者,高盛和鼎暉並非長期穩定的股東,對於公司未來長期發展而言該等控制權架構不是一個最優架構。而雙匯管理層對於公司運作經營更為了解,其持有的股權也相對更加穩定,管理層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東更願意接受的。
  萬隆也認為,管理層持股不僅有利於上市公司控股權的長期穩定,管理層的利益與上市公司的利益趨於一致,也有利於企業發展,“現在管理層有了股份,跟公司利益相關了,今後肯定會更有幹勁,公司對管理層的考核很嚴格,有一定的退出機制,對於公司的體制、機制及管理層很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配合重組,同時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公司同時還推出溢價要約收購方式的保護機制,以56元/股的要約收購價向雙匯發展其餘48.55%的流通股股東要約收購股票。該價格較雙匯發展停牌前的收盤價50.48元溢價10.94%,較預案公告前30個交易日雙匯發展股票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53.38元溢價4.91%。

  期待新雙匯

  雙匯終於在多方“敦促”之下揭曉了重組方案,而340億元資産的注入也充分表現了其解決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問題的決心。
由於同大股東之間存在長期、鉅額的關聯交易,雙匯發展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股東大會上被機構投資者集體“逼宮”,致使股東大會議案被否,公司也因此被深交所出具關注函。
  事實上,一直以來,由於所處行業發展的良好前景、公司所具有的龍頭優勢地位等原因,雙匯曾經備受包括眾多知名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大力推崇。
  但雙匯長期以來“大集團、小上市公司”的模式也使得上市公司業績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和釋放,招致機構投資者不滿,公司披露的三季報也顯示,與往年相比,今年以來去雙匯調研的機構寥寥無幾。
  除了投資者的不滿,其競爭對手的追趕或許也令雙匯感受到了壓力。
  在肉製品行業,雙匯已經憑藉多年來的積累成為毫無爭議的龍頭,但另一主要競爭對手——身處江蘇的雨潤食品(1068.HK)近幾年的迅速發展也給雙匯帶來了威脅。
  在過去幾年內,依託在港的大規模融資,雨潤開始了快速擴張步伐,其屠宰産能從2008年中期的1455萬頭擴張到2010年中期的2855萬頭,屠宰産能翻番;到2010年底,除了青海、西藏、浙江和上海四個省市之外,雨潤的生産基地已經覆蓋了全國27個省市。
目前,雙匯在收入和利潤規模上仍佔據優勢,但是差距已在顯著縮小,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將集團和上市公司的力量“合而為一”快速發展也成為擺在雙匯面前的最佳選擇。
  今日出爐的方案也讓各方看到了雙匯徹底解決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的決心以及誠意。
  通過重組,雙匯優質肉類資産將會全部進入上市公司,而長期困擾上市公司的同集團的關聯交易也基本解決,雙匯集團的整體盈利能力將更加真實地展現給市場,同時,實現經營業務涵蓋肉類加工整條産業鏈的新雙匯也將借助資本市場的平台,開展更快速的擴張,打造肉製品行業的航空母艦。
  按照2009年口徑計算,重組完成後,雙匯年生豬屠宰將達到1136萬頭,肉製品産量達到144萬噸,成為我國肉類行業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龍頭企業。
  事實上,早在兩周之前,雙匯就宣布了其産能擴張計劃,擬分別在廣西南寧等八地投資建設生豬屠宰、肉製品加工及商品豬養殖項目,預計總投資21.85億元。該八個項目計劃於2011年1月開工建設,將於2011年年底至2012年陸續竣工投産,全部達産後,預計可增加公司年銷售收入192億元。
  隨着公司在建和擬投資項目的相繼投産,公司生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未來五年公司年生豬屠宰量將超過3000萬頭,肉製品年産量將超過300萬噸。
  將雙匯集團“一手帶大”的董事長萬隆&&,計劃在今後2-3年內投入200億元分別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甘肅、上海、湖南、廣西、江西等地進行大規模建設和改造,投建新産能,“十二五期間雙匯銷售收入要由目前的500億元達到1000億元,十三五末達到2000億元;今後幾年,每年銷售收入增加不低於100億元,業績增速保持30%以上,十二五期間實現‘百廠超百億’目標”。
  在體制、機制更為完善,資産更為優良的背景下,市場有理由期待:新雙匯會呈現一個嶄新的面貌,實現跨越式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匯發展重組方案最終落地 2010-11-29
雙匯發布下個“五年計劃”萬隆布局冷鮮肉市場 2010-07-09
雙匯集團五招齊出 大做“農”字文章 2010-03-25
雙匯:將在川追加投資四億元人民幣 2007-06-04
高盛並購雙匯成功“過三關” 2007-02-1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