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助推漲價 電子交易再戴緊箍咒
2010-11-25   作者:記者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家發改委24日發文要求各地方各部門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包括操縱電子交易市場價格,推動現貨價格上漲在內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作出的部署中,就提出要加強農産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抑制過度投機行為,取締非法交易。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董事長費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上海市有關部門18日發出通知,要求電子交易市場在12月30日之前清理農産品經紀人,以後農産品經紀人只有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才能參與電子交易。
  黃河商品交易市場風險總監鐘文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交易市場在密切關注國家的調控政策和物價信息,會採取一些市場風險控制的措施,比如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大資金,如果違背價格走勢進行操作,會建議他們進行調整。
  生意社高級分析師滿榮榮告訴記者,加強電子交易的監管和農産品價格走高有關係,因為農産品電子交易的投機行為對價格起到了拉動的作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7月份通報的囤積哄抬農産品價格違法案件中,便涉及農産品電子交易:山東某經銷商在收儲囤積大蒜的同時,於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間,帶領多人在電子交易市場合夥炒作大蒜中遠期合約的價格。
  記者採訪到的多家電子交易市場人士均&&,將按照國家政策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滿榮榮説,她最近和很多電子交易市場進行了接觸,這些市場人士普遍擔心國家&&嚴厲的措施,比如對某些市場進行整治以起到警示作用。
  事實上,今年年初,商務部、公安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範工作指導意見》,明令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
  費建介紹説,今年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清理了1.6萬名自然人,現在中遠期電子交易的主體是企業和合作社,收入損失達幾千萬元,這是“陣痛”,會按國家的規定嚴格執行。
  此外,期貨交易市場也跟上了國家調控物價的步調。長江期貨研究諮詢部經理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11月份以來,交易所開始加大風險控制和對市場違規操作的監管,現在交易所不僅提高了保證金和手續費,還控制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甚至直接運用“強制減倉”手段來控制市場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國內首家鐵礦石電子交易市場掛牌成立 2009-05-26
全國性鋼材現貨電子交易平台在滬運行 2009-04-20
廣西將推出國內首個食用酒精電子交易平台 2008-09-19
紐約油價電子交易時段突破每桶143美元 2008-07-01
我國將統一建設政府採購管理電子交易系統 2008-04-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