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要靠市場 也要靠市長
2010-11-25   作者:陳曉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平抑過快上漲的食品價格,防止通貨膨脹加劇,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熱點問題。為此,國務院已經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少地方政府也按照中央的部署行動起來。在這些政策措施中,有些屬於市場手段,也有不少是行政手段。
  維持食品價格穩定,防止通貨膨脹加劇,幾乎是每個現代國家政府都十分重視的問題。對於剛剛進入小康社會,食品在大多數人的生活開支中還佔相當大比重的中國來説,這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筆者認為,維持食品價格基本穩定,最根本的辦法是確保充足的農副産品供應。這既要靠市場力量,也要靠政府的有形之手。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始於農村,農産品的生産、流通、消費率先納入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市場經濟體制,今天的中國人就無緣享受遍佈城鄉市場的豐盛農副産品。今後,確保農副産品供應,維持食品價格穩定,還要繼續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激發供給方的積極性,努力增加適合需求方的産品。但是,這絕不意味着“菜籃子”、“米袋子”問題可以完全交給市場去解決。
  農副産品生産周期長,不能像工業生産那樣完全按照市場多變的需要,隨時調整産量和品種;而且農業生産受氣候條件影響大,産量總有豐有歉。要保證農副産品的穩定供應,就要保持一定數量的庫存儲備。而農副産品量大價低、且易霉變,除要佔壓資金外,倉儲成本也很高。完全按市場機制操作,就不可能長期保持充足的儲備。遇到歉年,必然供給不足,價格騰升。封建時代的帝王們都懂得要靠官府之力才能“廣積糧”的道理,北京城裏至今還有“祿米倉”這個地名。在現代市場經濟制度已經十分成熟的歐美國家,政府為確保經濟安全和政治需要,長期以來也對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儲備提供大量補貼並在必要時進行行政干預。
  至於居民的“菜籃子”,即以鮮活商品為主的副食供應,不可能過多指望中央政府的干預,地方政府要多承擔責任。改革開放之初,城市可以靠對周邊農民開放市場,允許他們肩挑手提,在街頭出售自家庭院出産的剩餘産品,來豐富城市居民的鮮活副食供應。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城市人口急劇膨脹,鮮活商品需求大增,而城市周邊農家在庭院裏種菜喂豬的越來越少,只有大規模的專業化、商品化生産才能保證鮮活副食品的穩定供應。為此,政府必須動員包括行政手段在內的多種力量,與條件適合的地區合作建立比較穩定的鮮活商品供應基地,並在運輸、倉儲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條件。必要時,也應該對産地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分擔市場和自然災害風險。也許,城市當局為維護居民“菜籃子”的努力,不能直接增加本地的GDP,但“菜籃子”對於百姓來説才是市長們最大的政績。
  至於有媒體分析,此次部分食品或食品原料價格暴漲與投機炒作不無關係。筆者認為,抑制投機的最有力手段,仍是確保穩定供應。鮮活商品存儲成本很高,在居民飲食習慣不出現重大轉變的情況下,某種鮮活商品的總需求應該是大體平穩或有序增加的,待價而沽、投機牟利的風險極大;只要供給穩定,投機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畢竟有限。當然,對於惡意炒作、擾亂正常市場秩序而觸犯刑律者,政府必須嚴厲懲處。但這種對市場秩序的監管,應該是常態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搞清菜籃子變沉真正原因 2010-08-20
吉林4年內將建百萬畝蔬菜棚膜豐富百姓"菜籃子" 2010-01-27
[經參時評] “菜籃子”要靠市場 也要靠市長 2010-01-14
優質菜油,緣何進不了菜籃子 2009-05-14
米袋子、菜籃子和“一行三會” 2008-08-1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