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業作為高污染、高耗能、産能過剩的行業,一直是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而記者近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簡稱延邊州)圖們市採訪時發現,上市公司亞泰集團(600881,SH)一個按國家規定不得開工建設,且被該州州委書記三次批示叫停的水泥項目,卻正在大張旗鼓搶建。有關專家稱之為一個典型的“産能過剩行業調控失靈範本”。
逾越基本農田紅線 違規項目頂風上馬
亞泰集團圖們水泥有限公司(簡稱亞泰圖們公司)是亞泰集團所屬企業,亞泰集團是吉林省最大的水泥生産企業,也是國內十大水泥生産企業之一。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圖們市長安鎮政府以南、長圖鐵路以西,看到亞泰圖們公司“日産5000噸熟料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工程”正在搶建。該項目全部工程計劃在2011年陸續建成投産。
記者進入偌大的建設工地,只見塔吊林立,鋼筋、砂石堆積如山,工地上機聲轟鳴。據施工人員介紹,鋼筋混凝土圓形筒倉已完成基礎澆築,正進行地面鋼筋綁扎,水泥粉磨系統所需設備正在招標,項目已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曾於2009年6月18日獲吉林省工信廳核準,項目獲批後一直未開工建設。此後,針對水泥項目重復建設出現加劇趨勢、産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國家對水泥項目審批權限做了調整: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對確需要建設的項目,由國家發改委組織論證核準。
2010年4月16日,亞泰集團股東大會通過投資建設亞泰圖們水泥熟料生産線項目決議,隨後該項目開工。記者從國家發改委工業司獲悉,開工至今,該項目未能依據規定獲得國家發改委的重新核準。
據延邊州工信局介紹,延邊州共200萬人口,目前正式生産水泥企業有6家,這些企業年産能達到水泥380萬噸。2009年,延邊州水泥企業生産水泥160萬噸,州內銷售水泥150萬噸,州外銷售水泥10萬噸。據預測,未來幾年,延邊州水泥市場需求不超過200萬噸,整體而言這一區域處於水泥産能過剩狀態。2007年8月6日,延邊州組織的“省專家組關於延邊州水泥生産線布局及市場前景分析論證會”結論認為:延邊州水泥市場已供大於求,不宜再上水泥生産線。
記者獲得的亞泰圖們水泥項目的環評、項目批復文件顯示,該項目申報規模都是“日産4000噸水泥項目”,但該項目工地一塊圖文並茂的大型平面圖稱:建設一套日産50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産線,同時配套建設兩座12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和純低溫餘熱發電系統;一位施工人員也對記者介紹説,上馬的項目是日産50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産線。這是一個典型的“批小上大”違規項目。
“日産5000噸水泥項目需要環保部審批,亞泰圖們水泥項目向吉林省環保廳虛報‘日産4000噸水泥項目’獲批,但實際上馬的是日産5000噸水泥項目,規避了環保部的審批。”當地環保系統一位幹部向記者透露。
另外,據該項目所在地的葦子村村民向記者介紹,亞泰水泥佔用的土地很大一部分為基本農田。今年5月,圖們市政府設置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的標誌牌還立在田邊,後來被施工人員拆除。記者看到一份當地人士近期拍攝的錄像資料,也證實該項目佔地的部分區域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徵用基本農田須經國務院批准,而記者從當地國土部門得知,該項目用地卻是以“棄荒地”的名義申報到吉林省國土廳的。省國土廳批准該項目用地為24萬平方米(約360畝),但當地鎮幹部和農民告訴記者,其佔用的土地至少有30多萬平方米(近500畝),屬於少批多佔。
州委書記三次批示要求緩建依然無效
延邊州委辦公室一名幹部對記者説,因為該項目觸碰土地等方面的紅線,出於落實宏觀調控政令和對本地區水泥産能過剩的擔憂,州委書記鄧凱一直不支持亞泰圖們水泥項目建設。州委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鄧凱曾就此連續做了三次批示,要求緩建該項目,但依然沒能擋住這個違規項目的建設步伐。
2010年2月24日,延邊州工信局《關於延邊水泥産業發展情況的匯報》稱:亞泰圖們水泥項目,州委州政府有關領導均有明確意見,要求緩建,但圖們市一直在推進,建議該項目緩建。
2月25日,州委書記鄧凱在這份匯報材料上批示:“贊成工信局的意見,關於圖們的水泥項目,我一直不贊成,根據目前情況,為避免亞泰有更大的損失,應採取措施予以緩建,圖們市應從大局出發配合工作。”
但是作為延邊州管轄的圖們市並未聽從鄧凱的意見。此後不久,圖們市水利部門批准了該項目的用水審批文件。2010年4月,在鄧凱批示後不到兩個月,該項目土建工程強行開工。
2010年5月28日,在延邊州工信局《關於亞泰圖們公司項目進展情況匯報》上,鄧凱再次做出批示:“我是一直不贊成此項目的,要想盡辦法緩建這個項目。”
與此同時,亞泰項目開始挖地基,開始更大規模的施工建設。2010年8月19日,圖們市委書記樸松烈、市長金基德帶領市四大班子成員及各委、辦、局負責人共100餘人赴亞泰圖們公司視察工作,為該項目建設鼓勁加油。該司負責人則&&:克難攻堅,抓爭取早投産、早見效。
2010年10月28日,鄧凱第三次在一份材料上做出批示:“亞泰的項目以緩建為好。”
在鄧凱第三次批示後,圖們市和亞泰圖們公司不僅絲毫沒有停建的跡象,反而加快了建設步伐。11月中旬,在項目施工現場,一位施工人員對記者説:“圖們市從來沒説要停工,還要求加快施工呢。”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戰勝困難搶工期”的紅色條幅在寒風中獵獵飄舞。
産能過剩行業調控失靈範本
記者就此&&圖們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劉春林,希望了解相關情況,劉春林對記者&&:“不方便接受採訪。”在項目現場,記者希望採訪項目負責人,被告知負責人不在,記者又致電電亞泰集團,得到的答覆是“不清楚情況”。
“這是個問題一大堆的項目。”延邊州一名幹部對記者説,該項目在用地上“佔用基本農田”,“少批多佔”,在環評上“批小建大,規避環保部的審批”,在項目立項上“未經國家發改委核準”,簡直是赤膊上陣。
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項目”,出於招商引資和發展GDP的考慮,圖們市卻不遺餘力加以推進。圖們市政府與亞泰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稱,該公司進入圖們市後,將被列為市政府重點支持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給予項目土地、礦山、運輸、稅收等政策優惠。
“延邊州委書記出於地區經濟良性發展的初衷三次批示要求緩建該項目,卻被當成‘耳旁風’,足見在GDP衝動下,地方政府上項目的動力有多強勁,哪怕是重復建設和産能過剩項目,這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産能過剩行業宏觀調控的艱難。”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協會一位人士對記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對記者説,延邊州委書記多次明確要求緩建,亞泰圖們水泥項目仍頂風上馬,堪稱“産能過剩行業調控失靈範本”,如果任由這種對抗宏觀調控政令的問題蔓延,國家針對産能過剩行業的宏觀調控目標可能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