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電池被指鉛污染 廠區周邊村民集體血鉛超標
2010-11-19   作者:王秋鳳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一個“咬人”的嬰兒、一份離奇的檢測報告、一筆50萬元的搬遷撥款,牽出了一個有着400多年歷史的村子村民集體血鉛超標的“驚人”事實——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罡城鎮辛安店吳家林村的村民做夢也沒想到,5年前他們敲鑼打鼓歡迎來的“財神爺”,會成為困擾他們的一個“大麻煩”。
   2010年11月11日,一份名為《吳家林村全體村民心聲》的聯名訴狀,輾轉到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手中,狀告當地利稅大戶——生産鉛酸蓄電池用極板及蓄電池的山東超威電源有限公司(下稱“超威電池”),稱由於該公司在與該村相隔不到200米處建廠,造成村民集體血鉛超標,尤以兒童最重。在屢次與超威電池、村黨支部、鎮政府、縣環保局接洽後,不僅沒有引起重視,反而從10月底開始房屋被拆遷,使部分村民無家可歸。聯名狀最後還附上了按上紅手印的村民簽名。
  11月12日,本報記者來到吳家林村調查採訪,踏在已經被拆得滿目瘡痍的村中,經過對十幾個村民的採訪,一個由鉛引發的悲劇浮現在眼前。

  “咬人”的孩子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波波(化名)顯露出同齡人不該有的狀態,他才7個月,卻暴躁易怒,哭聲不斷,更重要的是,他咬人。不僅咬偶爾抱起他的鄰居,連時常抱他的奶奶和媽媽都上來就咬,不讓咬就哭。今年4月份,情況越發嚴重。
  無奈媽媽帶他去山東泰安市人民解放軍第八十八醫院(下稱“八十八醫院”)檢查,結果令她倒吸一口冷氣,波波體內血鉛高達359微克/升。醫生告訴他,即使按成人標準算,波波也屬於中度鉛中毒。這對兒童的智能發育、體格生長、學習能力和聽力都會有影響。
  隨後幾個月裏,波波開始了排鉛治療。但奇怪的是,每次在泰安治療好轉些,回到村子,下次再去血鉛就又高了上去。醫生也納悶,曾無意中問了一句:“你們村是不是有污染源?”
  這讓波波媽媽想起了鄰居7歲的浩浩(化名),浩浩最近兩年身高總不見長,時常感冒,吃藥都不管用,三天兩頭就要去醫院輸液、打針。在她的提醒下,浩浩父母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結果同樣讓浩浩父母大吃一驚:孩子血鉛已高達500微克/升,屬重度鉛中毒。
  醫生介紹,按國際血鉛診斷標準,人體血鉛含量等於或大於100微克/升,為鉛中毒;200~249微克/升為輕度中毒;250~449微克/升為中度中毒;等於或高於450微克/升為重度中毒。
  兩起兒童鉛中毒引起了村民們的注意,村裏又有孩子到八十八醫院檢查,結果凡送檢的孩子,血鉛全部超標。隨後,包括波波的家人以及30多個村民自費到八十八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同樣全部超標。
  村民將此事反映到村委會,村委會組織全村兒童到醫院做了檢測,結果顯示正常。因與大家手中結果不同,遭到村民質疑,村委會不久又帶着兒童們到位於濟南的山東職業病防治醫院進行了檢查,這次的結果顯示,孩子們體內鉛含量確實嚴重超標。

  毒源指向

  直到這時,村民們才將集體鉛中毒與村邊的超威電池&&了起來,懷疑是其生産鉛酸電池污染造成的。有村民向記者介紹,2005年超威電池在該村邊上投資建廠,當時曾是地方招商引資的大項目,也是利稅大戶。該廠生産鉛酸蓄電池用極板及蓄電池,現有職工3000人左右,2007年曾進行大規模擴建。
  村民懷疑是超威電池造成污染的原因有三:一是自超威電池建廠後,村裏人發現每天下午到夜裏,超威電池的煙囪就會冒出大量濃煙,味道刺鼻,部分村民感覺不適。超威電池廠區周圍樹木葉子也逐漸開始發黃。
  二是超威電池是該村周邊唯一一個鉛作業單位,經村民測量該廠與吳家林村最近距離不足200米,離村裏最遠的一家也只有446米。且村民在與超威電池溝通此事時,超威電池一位張姓老總&&,他們在此地測算出的安全防護距離應該是800米以上。
  三是有一份離奇的全村人體檢報告,2010年8月13日,村委會邀請山東省職業病防治醫院對吳家林村大部分留守老人、兒童進行查體,共計145人。後村委會通知有28人血鉛超標,在未經任何治療的情況下,28人再次復查的是5人超標,3人為村幹部,2人為村委會安排到超威電池撿、運垃圾的人。
  因為不相信上述結果,村民們偷偷從村委會將相關檢查結果複印了出來。記者在這份名字、結果清晰的檢查結果上看到,145人中血鉛超過國際鉛中毒標準(等於或大於100微克/升)的有121人。醫院提供的報告中寫到“本次寧陽縣辛安店村(吳家林村隸屬於辛安店村)村民的血、尿鉛較其他地區明顯增高,當地政府應高度重視,加強治理,消滅污染源,保證居民的健康”。
  從8月初,村民自發組織開始與村委會、縣環保局、超威電池等各方就污染一事進行接洽,並對數次接洽予以錄音。其間,也有個別村民拿着孩子的化驗單找企業,得到了幾千元的“治療費用”。
  錄音顯示,村委會認為超威電池是零污染、零排放企業,村民查體不超標;上述張姓老總&&,超威電池環保達到甚至超過國家標準。每年會測四次風速,根據企業規模、地理環境等計算,安全防護距離是800米,至於為何與村莊未達到這個距離,讓村民與地方政府諮詢;寧陽縣環保局一位岳姓副局長&&,這不是環保局一個部門能管的,環保局重點是管企業是否達標,至於老百姓被污染這個一時管不了。
  鋻於這樣的結果,8月8日,村民將污染一事舉報到國家環保部。有村民告訴記者,9月底環保部的相關回復下發到了寧陽縣環保局,隨後政府部門給出了解決方案,由罡城鎮政府撥款50萬元,村裏自行分配,前提是:一、全村村民簽字搬遷,二、保證不再“鬧事”。村民根據拆遷補償的相關標準,按照自家面積計算,通常一家最終得到的補償款為4萬~5萬元,且並未提及血鉛超標的治療問題。
  因對上述處理結果不滿,同時對有着400多年歷史的村莊感情深厚,82個戶主(全村共約90戶人家,除村幹部和在超威電池上班的人)簽名按手印,聯名反對搬遷,並着手準備繼續與相關部門溝通。

  超威擴産與吳家林村拆遷

  當吳家林村村民着手準備進一步溝通的時候,10月8日,超威動力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在當日決議通過批准公司在山東寧陽投資及建設新生産設施,預計總投資約2.3億元。項目預計在2011年下半年完成並開始試産,在生産設施全面運作後,公司的動力電池涉及年産能將增加約900萬隻。
  超威動力今年7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公開資料顯示超威電池是超威動力母公司中國超威電源有限公司生産基地之一,此次公告的寧陽擴産項目,是否與吳家林村邊上的超威電池有關?
  吳家林村村民向記者透露,村裏大喇叭從10月初開始不斷廣播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要求全體村民簽字拆遷,先搬遷的有1萬元獎勵。後來廣播頻率加快,內容也有了變化,説積極拆遷有獎勵,後拆的什麼都沒有,到時後果自負。
  對於新農村建設,多名村民介紹,2007年的時候村裏的確説過新農村建設,當時動員大家集資在村不遠處蓋樓房,叫辛安店新村,每家掏5.5萬元左右。不過,有些村民不願意拆遷,一方面當時集資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家,剩餘三分之二的人沒有房子。另一方面,剛剛建起的樓房與超威電池只有一路之隔,按照上述張總所言,仍然處在污染區內。
  記者到吳家林村採訪時,村子已拆得差不多了,只剩近20戶人家。截至昨天本報發稿,記者獲悉這些村民已被停水,馬上還要被斷電。從很多嶄新的磚頭和瓷磚來看,已拆的房子中不乏一些建造不久的新房。已經拆遷了的幾名村民透露,其本不願意拆,但看到村裏(指村委會)態度堅決,也就未再堅持。
  無論是已拆遷還是未拆遷的村民都表達了一種猜測:“拆遷似乎只是為了消滅超威電池的污染證據。”也有村民透露:“超威電池擴産好像説跟村裏簽署了全村搬遷的協議。只是拆遷的過程中,絲毫沒有提到污染的事。”他們希望就污染的事有一個説法和妥善治療的辦法。
  記者根據多名村民提供的吳家林村黨支書寧方元的電話,試圖採訪吳家林村拆遷的真實原因,一名男性接起電話後,&&不是寧方元,但肯定地&&吳家林村拆遷純粹是因為新農村建設,與污染無關,至於是否有污染,該人不再答覆,其後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鉛酸電池的安全距離

  對於集體血鉛超標問題,吳家林村村民的矛頭始終指向超威電池,指向鉛酸電池的生産。
  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車分會主任陳全世。他&&,如果控制嚴格,鉛酸電池的生産本不該有大規模污染,但在中國,很多鉛酸電池生産企業頻發污染事件。國家對此控制嚴格,已經不再批准新的鉛酸電池企業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則透露:“鉛酸電池生産過程中,鉛粉是製造鉛酸蓄電池極板的活性物質,在板柵鑄造、合金配製、鉛零件及鉛粉製造等工序不可避免地産生多種含鉛煙、鉛塵。一般每生産1000個電池會産生63.2千克鉛塵。這些煙塵會對周圍空氣、土壤、河流等造成影響。另外,涂板工序、化成工序以及電池清洗工序會産生含鉛的重金屬廢水。”
  醫學專家介紹,血液中鉛元素的含量過高就會發生鉛中毒,它會引起機體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的一系列異常表現,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嚴重。
  記者查詢資料獲悉,鉛酸電池生産企業一直被冠以“兩高一資”,即高能耗、高污染、資源類。近十年來,國家陸續&&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鉛蓄電池廠衞生防護距離標準》、《鉛作業安全衞生規程》、《工業企業設計衞生標準》等一系列與鉛作業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對於鉛酸電池的生産企業更是把控嚴格,在目前中國現有的3000多家企業中,只有不足一半拿到了生産許可證。
  事實上,因為污染關係,關於鉛酸電池生産企業與周圍居民區的距離,國家更有明確規定。在《鉛蓄電池廠衞生防護距離標準》中規定,年産10萬套以上鉛酸蓄電池企業,根據當地風速不同,風速越大距離越近,最短距離在400米~800米不等。同時還應考慮到企業規模、地理環境等。
  寧陽縣當地年平均風速在2米左右。如以大於2米小於4米、10萬套産能規模計算,鉛酸電池企業的最短安全防護距離也應在500米以上。目前超威電池年産能規模在600萬套左右,相關人士認為,這樣的規模安全距離應在800米以上。這正與上述超威電池張總給出的説法相符。
  記者致電超威電池,試圖弄清其與吳家林村的安全距離未能達到上述標準的原因,但其行政部一名女士&&,只有張總可對外説話,但張總在出差,廠裏沒任何人有張總手機號。
  記者致電寧陽縣環保局詢問是否有相關測評顯示超威電池對周邊造成污染,但該局曾參與村民與超威電池溝通的岳姓副局長&&,目前不清楚污染的事,亦不能回答記者問題,需要向上級匯報。
  記者試圖&&超威動力董秘吳智傑,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中國超威電源有限公司總裁辦一名劉姓主任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血鉛超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活習慣等綜合性因素,不能因為吳家林村村民血鉛超標就説與超威電池有關係。超威電池所有衞生防護等已經達到並超過國家標準,不應該有任何問題。而且只要是上規模的企業,當地環保部門都會有嚴格的檢測和評估,是動態監測的,門檻很高。目前超威電池沒有收到當地環保部門有關超標的通知。由於現在的生産工藝提高,已經是密閉控制生産鉛酸蓄電池了,國家已經認可鉛酸電池為新能源類,可回收、無廢氣。另外,超威公司每個工廠設計、建設的過程中都有嚴格要求,環保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不達標,當地環保部門和政府也不會同意的,寧陽的工廠得到罡城鎮政府的大力支持。超威電池與吳家林村200米左右距離是否在安全防護範圍內,他稱自己不太清楚,國家對安全防護是有規定的,不過隨着生産技術的提升,相關規定其實也在改,例如從去年開始原來按照危險品運輸的鉛酸蓄電池,現在已按照普通貨物標準運輸了。就安全防護距離的標準是否修改,還不知道。同時,寧陽二期工程是否與當地簽署相關村莊拆遷協議目前不清楚,但如果在規劃範圍內,肯定是要有相關協議的。

  新能源另一面

  因為價格低廉、性能穩定,鉛酸電池被廣泛用於電動自行車的動力來源。尤其最近兩年電動車成為新能源産業中的發展重點,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是,中國電動汽車從低速短程發展比較現實,而鉛酸電池是一種比較好的短程電源。
  鉛酸電池生産企業也由此堂而皇之地進入新能源産業行列,超威動力的招股説明書中就明確&&,其屬於新能源。
  而眼下“新能源”也是個熱門詞彙,各行各業都在抓緊部署新能源戰略。在汽車産業,新能源尤其是電動車産業更是炙手可熱。為之配套的電池生産企業也備受追捧,各地新能源産業基地動輒就有目標幾十萬台(套)的電池産能。
  實際上,在電池方面目前還有很多爭論。以鉛酸電池是否應納入新能源為例,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副理事長張天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現在我們正在爭取鉛酸蓄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也要享受國家的補貼。因為鉛酸電池替代了石油,減少噪音、減少尾氣排放。”但陳全世認為,新能源電池應該是綠色無污染、少重金屬的,鉛酸電池根本算不上新能源,甚至是過時的老能源。
  具體定義尚難判斷的背景下,事實是近年來中國頻發血鉛超標事件。去年9月,福建龍岩上杭縣百餘少兒血鉛含量超標,前不久江蘇大豐51名兒童血鉛污染,地方環保部門均已認定,污染源來自當地鉛酸電池生産企業。

  新能源:綠色的,黑色的?

  不光鉛酸電池生産,實際上整個電池行業都面臨着生産、回收方面的污染治理問題。一份調查顯示,一個小小的紐扣電池就能污染約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輩子喝的水;而一節傳統含汞1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周邊1平方米土地失去任何農用價值。
  更嚴峻的是,在新能源産業發展過程中,很多相關、不相關的企業都披上了新能源的華麗外衣,就在前不久的深圳世界電動車大會上,人們發現電瓶車竟然搖身一變成了電動車。在更多領域,比如太陽能等,新能源也被幻化成企業跑馬圈地、換取補貼的一道光環。
  國家新能源産業發展戰略剛剛啟動,産業盲動現象明顯。事實上,辨明真偽比深入推廣更有現實意義。否則在各種利益驅動下,本該帶來環保、帶來希望的“綠色”新能源,可能會變成“黑色”甚至“血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鉛污染防治:政府應承擔更大責任 2009-08-20
鳳翔鉛污染事件未解之謎何時解 2009-08-17
血鉛污染事件 昂貴的鋅帶毒的血 2009-08-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