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應從國家戰略層面規劃生物燃料研發
2010-11-19   作者:記者 毛海峰 楊曉靜/珠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我國要發展自主知識産權的航空生物燃料,可選擇的生物燃料種類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就我國國情而言,以藻類生物燃料為突破口是最好的選擇。目前我國在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發方面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但要在這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並盡快用作航空燃料,還需跨越多個障礙。

  已初具規模製備生物燃料的條件

  藻類具有的特點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而且從全球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發來看,我國起步也並不晚。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擁有了一批掌握藻類生物燃料實驗室技術的一流專家,並在部分企業開展了藻類生物燃料的中試培養和規模化示範。
  藻類生物燃料的核心技術主要涉及藻類的篩選和基因工程改造、養殖、光生物反應、收集及油脂提取等,其中藻類基因工程改造和養殖是當前制約藻類生物燃料生産低成本化的關鍵技術。我國在藻類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起步,目前與西方的差距很小。
  如清華大學藻類能源實驗室早在1988年就開始關於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究,目前擁有國際領先的科研實力。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也正在開展以海洋藻類為原料生産生物柴油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藻類制油研究課題組計劃開發適合工業化生産的連續采收、能源消耗低的脫水乾燥和微藻制油技術,建立規模化的微藻制油工廠,在大型容器中養殖微藻。
  在藻類生物燃料産業化方面,我國也已經開始進行了藻類生物燃料的中試培養和産業化示範,這標誌着我國初步具備了規模製備生物燃料的條件。
  2008年,致力於新能源開發的民營企業新奧集團在國內率先建成1000平方米的中試規模藻類養殖基地及油脂提取製備車間。2010年,新奧集團、中石化、海南的洋浦綠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資企業)和包頭的金驕集團等也開始啟動或預備啟動藻類生物能源項目。其中,新奧集團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啟動的藻類生物能源産業化示範工程,在沙荒地上利用煤化工的二氧化碳規模化養殖能源藻類,並利用工業餘熱降低養殖成本。該項目計劃在2-3年內完成産業化示範。

  尚缺乏權威性的技術路線規劃

  我國在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發方面目前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業內人士認為,要在這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並盡快用作航空燃料,還需跨越多個障礙。
  第一,我國藻類生物燃料研究尚未形成合力。《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我國不少科研團隊在藻類各項技術研發上都取得了進展,但目前他們在研究方向和方法上存在較大的分歧,對彼此的研發進展也不甚了解。不少科研機構“墻內開花墻外香”,在國際上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國內各界對其研發成果仍了解有限。
  第二,缺乏權威性的技術路線規劃。這也是導致我國科研機構各自為戰、研究方向不一致的原因之一。美國由能源部牽頭,目前已發布兩版微藻生物燃料技術路線圖,從藻類資源到各項關鍵技術的梳理,為美國相關領域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第三,跨學科的研發團隊力量不足。高成本是目前藻類生物燃料技術産業化的最大瓶頸,而突破這一瓶頸需要通過多學科交叉、集成創新手段來實現,這不僅涉及生物工程等藻類基礎研究學科,還涉及材料學、環境學等多個領域,需要多學科的研究團隊才能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目前我國這樣的多學科團隊力量還不多。
  第四,研發資金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以美國為例,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發資金既包括政府撥款,也包括財團、企業的資助,投資規模以十億美元計。尤其是政府在財政預算中明確撥款,不僅能補充科研資金不足,還能起到較好的資金導向作用。另外,充分調動民間力量融資,也能更好地達到産學研的溝通。

  應鼓勵民間資本流向該技術研發

  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研究中心傅鵬程教授、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劉天中博士等多位專家建議,國家應盡快採取有力措施來推動我國藻類生物燃料的發展和應用。
  一是應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規劃藻類生物燃料研發。藻類生物燃料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意義,還涉及國家經濟和環境安全,應將其納入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中與藻類生物燃料相關的包括新能源、生物育種,但二者的涵蓋面都較廣。應明確藻類生物燃料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地位,並&&全國性的産業遠景規劃以及産業技術路線圖等,以更好地引導技術研發和産業化項目的開展。
  二是要整合國內相關研發資源,加緊技術攻關。目前我國已擁有多位藻類生物燃料研究的一流專家,若將其研發成果共享,並使其形成合力,必能大大推進我藻類生物燃料技術的研發。不僅要依託國內現有的藻類生物燃料科研力量,建立一支藻類能源科技領域的“國家隊”,還應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在美國、以色列、日本等國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中國專家及早“歸隊”,增強我國藻類生物燃料的科研實力和後備力量,盡快實現在關鍵技術上的新突破。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鼓勵大企業參與研發。國家應加大對藻類生物燃料的科技支持力度,從政策和資金兩條途徑推動技術研發。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向直接相關的項目進行投資,從而起到激發研發積極性並引導其他企業參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相關政策傾斜,鼓勵民間資本流向該領域的技術研發。
  四是有序構建藻類生物燃料産業體系。在技術突破的基礎上,着眼未來生物能源産業,建立高素質的藻類能源産業體系。該體系應突出産學研結合,突出技術集成,大力推動新型海洋生物能源産業的形成和發展;也應突出生物能源的綜合利用,使可從藻類中得到的生物柴油、乙醇、甲烷等得到充分利用和發展;還應考慮聯接工業和農業,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
  五是增加政府補貼,規劃好藻類生物燃料銷售網絡。當前,藻類生物燃料在商業化方面還不具有成本競爭力,還需通過政府在價格調控、稅收優惠、市場配額、資金補助、市場准入等方面制定進一步指導政策,扶持藻生物燃料産業的健康發展。
  六是國家要盡快組織國內企業把藻類生物燃料應用於航空業。現在波音、空客等國外公司已在用生物燃料替代傳統航空燃料進行航空試飛,對此國家應盡快引導國內航空企業與國內能源企業、能源研發機構結合起來,把藻類生物燃料盡快應用於航空業,以便在今後航空碳減排方面佔據主動地位維護國家利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經合組織報告:生物燃料對減排作用甚微 2008-07-18
危朝安:我國嚴控利用糧油産品生産生物燃料 2008-06-20
世界糧食安全會議難就生物燃料達成共識 2008-06-06
聯合國報告提醒防範外來生物燃料作物威脅 2008-05-27
加布裏爾:德國放棄汽車使用生物燃料計劃 2008-04-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