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的此輪漲價,使産能過剩的陰影籠罩在了我國輪胎産業的上空。近年來,除傳統輪胎生産企業繼續擴大産能外,部分化工、房地産等行業的企業也紛紛進入輪胎行業,加劇了輪胎行業激烈競爭的局面。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抬高行業門檻,適度控制輪胎産能,扶持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
輪胎行業産能增長迅速
輪胎製造業是山東省的優勢産業之一,其生産能力、産量、科研開發能力多年來一直居全國首位。近幾年輪胎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汽車工業、合成橡膠、橡膠助劑、炭黑及機械製造等相關配套行業的發展,山東省輪胎工業正處於向輪胎強省跨越的關鍵階段。
據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鄭永祥介紹,山東輪胎産業具有生産廠家多、産量大的特點。其中,生産機動車胎的企業就有500多家。山東目前機動車輪胎産量佔全國超過47%,接近50%,從1985年以後一直居全國首位。包括輪胎生産等在內的橡膠加工企業4000多家,橡膠耗量超過全國一半。
截至2008年底,山東省輪胎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16個,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有四個,超過100億元的有兩個。
從去年天然橡膠開始上漲以來,山東省新增不少輪胎生産企業,導致地方輪胎項目上馬過量,産能增加過快。一些原本生産其他橡膠製品,甚至橡膠衍生化工産品的也轉來生産輪胎。此外,一些天然橡膠外的企業也在進入輪胎生産領域,比如一些房地産企業因房産調控等原因進軍輪胎行業,造紙企業也進入這一領域,主營造紙的山東省東營市的華泰集團就在山東省莒縣新上了輪胎項目。
以山東省主要輪胎産地東營市廣饒縣為例,2009年底,廣饒縣子午胎生産能力已達到5270萬條,其中全鋼子午胎1470萬條,半鋼子午胎3800萬條。實現銷售收入270.5億元,産能、銷售收入分別佔到全國的19%、20%,佔全省的45%、38%。
2009年,廣饒縣橡膠輪胎及相關配套産業共實施項目19個,其中實施橡膠輪胎項目14個,實施産業鏈配套項目五個,項目總投資71.7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6.3億元,比2008年增長35.6%。
今年,廣饒縣重點調度的52個工業項目中,橡膠輪胎項目就佔據了17個,項目總投資76.8億元,其中橡膠輪胎生産項目13個,産業鏈項目四個。13個橡膠輪胎項目總投資60.6億元,全部完工達産後可新增産能4480萬條。
産能激增惡化企業生存環境
儘管輪胎行業發展迅速,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大企業的規模與世界跨國公司差距較大,中小企業差距更大;産品結構有待優化,中、低檔産品多,高端産品産量少;企業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傳統層面上,缺乏創新和合作共贏的機制等。
在生産經營方面,山東省輪胎行業還面臨着較為嚴峻的競爭形勢。鄭永祥&&,山東省輪胎産量目前保持了30%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增長速度。由於輪胎行業整體利潤率下降,海外市場受到進口國貿易壁壘等限制進一步收窄,從而導致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近年來,巴西、印度等國家對我國橡膠輪胎産品採取了反傾銷政策,歐洲對輪胎進口也實行了噪聲認證,提高了我國橡膠輪胎産品出口門檻。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即輪胎“特保案”,這些貿易保護措施,使我國部分輪胎産品被迫由出口轉為內銷,對國內橡膠輪胎市場造成嚴重衝擊,導致輪胎産品市場價格下降。
同時,國內輪胎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仍不夠強。鄭永祥説,橡膠輪胎企業存在産品研發投入不足、創新意識不強、高層次科研人才匱乏、整體科研實力薄弱、知名品牌少等實際問題。另一方面,輪胎行業的內部競爭將給産業發展帶來嚴峻考驗。近年來山東省橡膠輪胎産業發展勢頭強勁,項目建設突飛猛進。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必然會為橡膠輪胎産業帶來激烈的內部競爭,尤其是高端管理人才和技術工人的競爭,將會影響到當前企業經營及新建項目投産後的經營,甚至會出現因為技術工人流動而導致産品質量下降等問題。
對此,興源輪胎的一位負責人&&,由於輪胎行業近幾年發展速度過快,不少輪胎企業只能憑藉降低成本、開拓新市場來實現盈利。“現在是誰有錢誰就幹,天然橡膠漲價對整個行業帶來了嚴峻的形勢,所以每個企業只能依靠自己的方式去競爭。”
加強監管應對輪胎行業競爭
面對競爭日益加劇的輪胎行業,一些專家和行業人士認為,應該加強對這一行業的監管,防止競爭形勢進一步惡化:
一是制定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發揮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組織的制約作用,加強企業的聯合重組。進一步加強輪胎産業發展的科學規劃和行業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約束機制,促進企業合作,加強規劃指導。加快企業培育、改造步伐,引導企業採取多種形式進行聯合重組,壯大輪胎企業規模,膨脹輪胎産業集群,提升輪胎行業層次,提高企業集約化程度,增強國際競爭力。
二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不斷研發和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增強産品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強化核心技術培育,加大新産品、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的開發力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做好創新創牌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品牌戰略,下大力氣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專利産品,掌握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自有品牌和國際國內知名品牌。
三是擴大對天然橡膠等上游資源的開發力度,不斷擴大自有天然橡膠産地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天然橡膠自給份額,加大天然橡膠替代産品開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