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由中海油投資建造、具有多項自主創新知識産權的“海洋石油981工程”實現了主體機械完工,電氣儀表安裝調試施工也進入了全面掃尾階段。該平台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萬米,填補了我國深水鑽井特大型裝備項目的空白。
“981工程”的進展,標誌着我國以海洋石油為代表的海洋能源,未來將會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中石化一位從事勘探業務的管理層曾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任何一個陸上油田都要遭遇瓶頸,那便是每年其産量可能會有4%~6%的衰減,中石化的部分油田,也正在經歷着這種煎熬。這些年來,中石化油田産量的提高,除了少部分來自於新開髮油田,更多的方式,要不就是在原有老井上加強作業(比如使用三次採油技術),要不就通過收購部分成熟的海外油田來壯大自己,“但海洋石油資源的豐富,是大家早已意識到的”。
而放眼全球,2005年到2009年,大油田的發現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海洋,大約佔比60%。而且海洋中的油田規模也大大超過了陸地發現的油田規模。比如説淺海和深海地區的油田規模其潛力一般在4000萬桶到1.6億桶,而陸地油田規模有50%以上處於4000萬桶以下。數字背後的巨大差異,有一個原因當然是部分陸地是不對外開放的,如美國或者巴西等南北美洲地區。
中國的海洋石油産業未來必然會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根據Wind的統計,我國能源消耗量從1995年到2009年大約增長了100%,年複合增長率為5%,而同一時期,原油消費量則在125%,年複合增長率為5.6%。
有關數字顯示,我國的石油資源量大約是940億噸,佔資源總量的26.17%,是我國油氣儲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東海、渤海灣以及珠江口、北部灣等11個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總資源量的24%以上,但是海洋石油資源的探明程度只有7%,儲量替代率達到157%,特別是蓬萊19-3等大型油田的發現,渤海海域將有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中海油副總經濟師張位平曾對媒體&&,2010年中國海上油氣的産量將達到5000萬噸油當量,其中渤海油氣將突破3000萬噸油當量,南海西部以及珠江口各1000萬噸。
隨着“981工程”主體機械的完工,中海油也正式挺進了深水石油領域。一般來説,深水區的最終潛在石油儲量高達1000億桶。而目前,我國只具備300米以內水深的油氣田勘探,如果不能進入到更深的海洋石油産業,那麼中國也將與大量的石油資源開採機會失之交臂。因而,3000米的深水鑽井平台也會使得我國企業能在深水鑽井上有更大的動作。
中海油深水勘探開發的戰略目標是打造一個“深水大慶”:2020年前,該公司要在深水投資2000億元,打800口探井。而截至2015年,南海深水區的總産量達到2500萬噸油當量,2020年的總産量將為5000萬噸油當量。
在進軍海洋油氣領域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及破壞亦不容小覷。
根據國家海洋局今年3月份發布的報告,石油類污染已然是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並且污染量呈現顯著上升趨勢。污染的來源,除了陸域排放,海上開發是另一主因。
截至2009年,渤海海區油氣平台數量為165個,東海海區、南海海區的油氣平台數量分別為6、43個,這些平台向海洋排放了大量的生産污水、鑽井泥漿、鑽屑等,對海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除了生産活動,因事故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也很嚴重。在近30年間,我國沿海共發生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3.5天發生一起,溢油總量達34189噸。
因此,《中國海洋報》在今年6月份刊文指出,如果不採取合適的預防以及管理措施,海洋石油污染問題很有可能會隨着開發力度的加大而加劇。
談及鑽井平台,就不得不説到這幾年逐漸興起的海洋工程産業。海洋工程分為幾個過程:物探、鑽探以及開發。其中物探就是用地球物理勘探船,採用地震勘探法來對海底地層進行二維到四維的物理勘探,了解海底地質構造,尋找儲油結構,為鑽探提供依據;而鑽探則是在確認區域打勘探井,並且進行鑽井和取芯,以決定是否鑽井。開發則是計算油藏儲量,指定方案,包括資源經濟以及工程方面的評價,再使用固定式或者浮式的生産儲油裝置來生産、儲存以及運輸。
我國企業所擅長的海洋工程製造,主要是鑽採設備。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我國擁有移動鑽井平台共計53艘,其中半潛式為5艘,浮船1艘,自升式為36艘。部分平台已退役,現有48艘可移動的鑽井平台,浮式的生産儲油卸油船(FPSO)為16艘,是世界上FPSO最多的國家。
國內主要生産自升式、半潛式鑽井平台的包括大連船廠(如渤海1號、渤海5號、渤海7號)、青島海工、招商局重工、上海滬東中華、上海外高橋造船廠等等。而採油設備的提供商主要是上海外高橋、大連新船重工、大連船廠以及江南造船集團等等。
儘管海洋石油潛力不小,但是也有人士認為,未來鑽井平台的使用率將會下降。目前,全球共計768&的鑽井平台,而未來2011年到2013年,各類主流鑽井平台交付總數約為60&,如果全部都沒有簽訂合同,目前的鑽井平台全球使用率將會下降到70%左右,而鑽井平台的現有使用率則是7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