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稱國內天然氣價格過低 新一輪漲價在即
2010-11-17   作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以瀋陽召開燃氣價格聽證會為標誌,新一輪天然氣價格上漲在全國多個地區展開,長沙、合肥、蘭州、北京等地也於近期陸續召開聽證會,且無一例外地實現了燃氣價格上漲的初衷。
    漲幅雖不相同,但漲價的原因都落在天然氣供不應求的角度上。記者採訪了解到,“氣荒”現象確實存在,但“氣荒”卻並不是燃氣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對於天然氣這種具有剛性需求的能源形式來説,其對價格漲跌並不敏感。選在此時上調燃氣價格更像是等到了漲價的時機,“氣荒”成為了燃氣價格上漲的“替罪羊”。

    被轉移的矛盾

    中石油相關人士對記者&&,今年我國天然氣産量將突破1000億立方米,實際國産天然氣供應量為920億立方米左右。國家能源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數字顯示,2009年我國天然氣産量比2008年增長了77億立方米,達到852億立方米。按照今年産量1000億立方來計算,我國今年天然氣産量將比去年增長148億立方米,達到10年來天然氣年度絕對增長量最大的一年。其次為增長了108億立方米的2007年。而這兩年也正是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兩年。
    按照國家能源局的預測,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1050億立方米,比今年國産天然氣供應量多出130億立方米,而今年僅中石油一家的天然氣進口量就達到50億立方米。所以,整體來看全年的天然氣供求缺口並不大。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天然氣專家劉毅軍&&,所謂“氣荒”在一年之中僅有幾天,不會導致天然氣價格的上漲。而經常被拿來當做漲價原因的用氣峰值,其産生的影響往往被誇大。“除非全國多個地區忽然同時降溫,今年天然氣的供求矛盾要比去年輕。”劉毅軍説。
    直接導致此輪燃氣價格上調的原因是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從6月1日零時起,國産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即0.23元每立方米。
    “天然氣的價格太低。”中石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進口氣價倒挂,每一立方米差1元錢。今年全國進口天然氣50億立方米,也就是説油企要虧損50億。這次價格調整是為了補上進口天然氣的虧損。”然而,如果每立方米價格上調0.23元,彌補50億元的虧損,只需銷售不到220億立方米。而中石油今年天然氣産量將達約700億立方米。
    國家發改委的這次調價是2007年11月以來,我國首次調整天然氣價格。上述中石油人士&&,這等於把上游的矛盾轉移到了下游,由各個地方燃氣公司來承擔。隨着新一輪燃氣價格上漲,這一矛盾無疑將轉移到消費者的身上。

    價格還將上漲

    據劉毅軍介紹,在5月底發改委提高國內天然氣出廠價格之時,美國天然氣出廠價格相當於每立方米1.05元人民幣,國內價格上漲之前為0.95元人民幣,漲後價格為1.18元人民幣,已經高於美國。雖然中國天然氣在配送過程中費用較美國高,但國內天然氣出廠價格很難用“低”來形容。
    而在國家發改委提高每立方米天然氣出廠價格0.23元之後,多數地方的燃氣價格上漲卻基本以0.23元為基準,與之相同或提高,但鮮有低於0.23元的地區。其中,瀋陽居民用氣價格上漲了0.9元,為各地區之首,而長沙則僅僅上漲0.06元。
    上述中石油人士&&,天然氣價格在未來仍將繼續上漲,但他同時&&,天然氣是一種具有剛性需求的能源形式,漲價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影響供求關係,而是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反映出天然氣的市場價值。未來天然氣價格很難再下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石油稱六大因素致柴油荒 2010-11-16
收盤點評:中石油又釀悲劇 逃離還是堅守 2010-11-11
中石油又釀悲劇 逃離還是堅守 2010-11-11
滬指漲30點迭創新高 中石油解禁漲1.25% 2010-11-08
中石油“領軍”全流通時代 2010-11-0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