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井工礦液壓支架採煤系統
資料照片 |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到中煤集團檢查指導工作時指出,作為中煤集團主業之一的煤機裝備製造,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裝備製造代表着一個行業的發展水平,從世界範圍看都是如此。要切實把煤機裝備製造作為重點,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建成支柱産業,形成拳頭産品。
中煤集團所屬中國煤礦機械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煤裝備公司”)何以成為“國內最大的煤機裝備企業”?中煤能源股份公司副總裁、中煤裝備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濮津給出了答案:“靠科學決策、靠戰略部署、靠科技創新、靠綜合實力、靠和諧發展。”
早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就有煤機製造企業近百家之多。隨着經濟體制迭經變革,煤機企業逐步形成分散格局,外資企業搶佔市場領先優勢,國內企業由於規模、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原因,發展速度緩慢,很難與國外先進企業形成抗衡。代表煤機製造業國家高度的龍頭企業——中煤裝備公司應運而生。
濮津向本報記者介紹,中國首套放頂煤成套設備及技術成功出口俄羅斯,標誌着中煤裝備公司正式打響品牌。時值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自2006年開始,中煤裝備公司在一系列的整合、兼併、重組的實踐中完成了國家隊建設的戰略部署。先後收購世界知名品牌、具有百年歷史、全球最大礦用鏈製造企業英國帕森斯公司,重組撫順煤礦電機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2009年,揮師內蒙古設立鄂爾多斯分公司。2010年,進軍陜西榆林。
記者了解到,時至今日,中煤裝備公司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及分公司15家,實現了資産過百億元,在中國機械製造500強中位居第96位,擁有自主創新産品20余類品種、82個系列、1300余種産品。具備了用國産設備裝備千萬噸工作面的研究、設計和製造能力,年産百套以上煤機裝備的強大實力,成為國內最大的擁有“核心拳頭産品、核心獨有技術、核心競爭能力”的國際化煤機製造企業。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科研機制和科技投入的保障,記者獲悉,中煤裝備公司已形成由1個國家認定技術中心、1個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省市級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6個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組成的科技創新體系,擁有各類專業研發機構86個。該公司主要與12所大學、2個科研院所合作研究32個項目,與多所大學、企業、研究機構合作簽訂7項戰略聯盟。三年來累計完成或在研包括國家重點項目在內的研發項目478項,形成科研成果和專有技術近千項。截至2010年,中煤裝備公司專利工作成效顯著,已累計申請受理專利近300項,其中44項為發明專利,獲得授權180余項。
濮津告訴記者:“中煤裝備公司越來越被更多的國家了解。近年來,共接待美、英、法、意、日、俄、瑞典、波蘭、澳大利亞、印度、土耳其等十五個國家外賓來訪。僅2008年,就接待國外技術貿易團組32個。同時,派出300多人次赴西歐、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國執行技術業務任務。”
企業的發展以服務全煤行業為己任,中國煤炭市場網觀察員李朝林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內大型煤礦均在致力於提高機械裝備水平,這是大型煤礦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措施,能夠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率,是實現安全生産的重要保障。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副教授邢雷也向本報記者&&,煤機裝備水平的提高是大型煤礦增加産能的需要,是企業生産力水平的標誌。濮津指出,要全力拓展煤機服務業,落實中煤集團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據悉,中煤裝備公司産品應用於全國50余個大型煤業集團的100多個重點礦區,大大滿足了煤炭行業的整體需求。
近年來,隨着市場的不斷拓展,中煤裝備公司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同步延伸服務網絡,先後在神東、大同、兗州、兩淮、榆林等煤炭基地建立了配件技術服務站或分公司,在平朔、鄂爾多斯組建大型維修中心,做到産品交付用戶,服務維護到崗。統計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僅平朔維修租賃中心項目,就累計完成近3000架支架、19套“三機”的大修和配件服務。
與此同時,中煤裝備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於今年四月初在俄羅斯建立了設備服務中心,直接為用戶提供備件和技術服務,並且與當地政府和周邊煤礦企業就煤炭資源開發、褐煤深加工利用、煤機裝備與採煤工藝、礦井建設與工程總承包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和洽談,中煤裝備公司在俄羅斯市場煤機成套裝備供應商的地位更加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