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護主義成了外資品牌"保護傘"
盾構機出口比獲得國內訂單還容易
2010-11-15   作者:記者 尹乃瀟/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除了大連和少數幾個城市,目前,德國海瑞克幾乎壟斷了其他城市的盾構機市場。地方保護成為了外商壟斷我國市場最有力的工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茅仲文11月14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
  他介紹,隨着全國各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以及城際鐵路、水利工程、過江隧道等項目的規模不斷加大,盾構機作為挖隧道的專用大型工程機械,其市場需求也成倍數增長。目前,各大城市在修地鐵的同時都成立了自己的盾構機廠。由於盾構機技術難度和配套技術都非常困難,這些廠並不掌握盾構機的技術,他們要麼和外資品牌合資,要麼進口其産品,投資了幾千萬的盾構機廠淪為外資品牌的組裝車間。
  據了解,目前,北方重工和上海中國隧道公司是我國盾構機技術較為先進的廠家,國産化率達到65%以上。茅仲文透露,“由於各地盾構機廠的投資幾乎完全是政府行為,稅收、投標等市場調節手段並不能十分奏效。我國自己生産的盾構機已經可以出口,卻無法取得國內市場。正在進行龐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我國市場幾乎被外資品牌壟斷。其實類似情況也存在於其他機械,盾構機是突出代表之一。”
  北方重工生産的盾構機已經用於廣深港海底隧道、武漢過江隧道、北京、武漢、瀋陽地鐵等多個工程。“從技術上來説,我們的裝備能力已經完全達到了要求,我們承接的許多工程難度都相當的大。”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蘇鵬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説,“但我們也很困惑,國家對産業的導向很清楚,對我們的産業發展也相當支持,可細化到項目上卻很難起到效果。現實情況是,雖然我們一樣參加招投標,但我們在技術和價格都佔優的情況下卻拿不到標。”
  據蘇鵬程估算,我國每年用於地鐵建設的盾構機需求量大概在80&到100&,加上城際鐵路、水利工程、過江隧道等,全國每年盾構機的需求量大概在150&以上。用於地鐵建設的盾構機直徑較小,售價相對低一些,一般在5000萬左右,而用於過江隧道等工程的盾構機直徑較大,售價在1億元以上。也就是説,每年盾構機的市場需求在100億元以上。目前,海瑞克在我國市場所佔份額達到近70%,北方重工的市場份額還不到30%。“我們的出口反而比獲得國內訂單還來的容易一些。這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蘇鵬程説。
  事實上,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後果並不僅是充當了外資産品壟斷市場的“保護傘”。由於許多地方的盾構機廠扮演的只是組裝車間的角色,在與海瑞克等外商合作,承接項目時,簽約的合作主體一般都由海瑞克或海瑞克中國等外商出面,幾乎沒有地方廠商作為主體的例子。在合作中,地方廠商並不會得到技術,70%至80%的利潤都被外商拿走。更為可怕的是,當項目完結,外商就會撤走,留下一個沒有技術、沒有生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爛攤子”。
  茅仲文&&,必須加大盾構機製造的國産化比例,否則我國實現盾構機的自主創新戰略無從談起,價格將永遠是國外廠商説了算。
  在我國,裝備製造業除了自身研發,很多都採取“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模式。茅仲文説,目前全世界掌握盾構機關鍵部件技術的廠家少之又少,現在的多家地方企業用“市場換技術”的思路與國外企業合作,但所謂的合作,實際是由外商總承包及技術負責,國內合作企業只承擔配件製造和組裝。合資不過是一種形式,盾構機的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國內合作方並不了解,更談不上掌握。更由於盾構機的“定制化”特點,其製造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對盾構機進行不一樣的配置,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這些核心技術外資企業是不可能拱手相讓的。也就是説,市場是換不來技術的。“地方保護主義存在於各行各業,目前各地採取封閉的辦法和全國的産業規劃是很矛盾的。”
  記者從工信部裝備工業司了解到,就在不久前剛剛召開了針對這一現象的研討會,希望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蘇鵬程&&,只希望能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遺憾的是,無論是工信部還是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似乎暫時都還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警惕地方保護主義在“救市”中抬頭 2009-02-23
根治地方保護主義關鍵在於公平 2009-02-19
以政府轉型來應對地方保護主義回潮 2009-02-18
鼓勵居民購買本地産品:新地方保護主義? 2009-02-16
“保增長”別縱容了地方保護主義 2009-02-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金本位”復辟?[思想]央行官員經濟學家展望十二五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