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鐵錘行動”砸向小産權房
拆除總面積已超50萬平方米
2010-11-12   作者:記者 鄭瑋娜/三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鐵錘行動”開展以來,已拆除小産權房總面積超50萬平方米。圖為三亞一處違建被拆現場。新華社記者 鄭瑋娜 攝

    從水蛟村到海螺村、從鳳凰鎮到田獨鎮……2010年7月22日以來,三亞市政府重拳出擊,一場聲勢浩大集中打擊小産權房等違章建築的“鐵錘行動”由此展開。截至目前,拆除總面積已超50萬平方米。
  三亞市政府近日就繼續深入打擊違法建設相關問題下發通知,要求2011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拆除違法建築的目標任務。

  小産權房氾濫成災

  小産權房是指未經法定徵地及審批程序,由村集體或鄉鎮政府獨立或與開發商聯合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開發建設的房産。它不是法律承認的由國家頒發産權證的房産,只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
  國土資源部2009年9月2日發布的《關於嚴格建設用地管理促進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明確要求,嚴肅查處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新建“小産權房”。
  包括小産權房在內的違章建築主要分佈在三亞灣新城開發區、田獨片區、海螺片區和月川村、丹州村等城中村,以及相關重點項目用地範圍內。據了解,由於三亞房價高,一些開發商通過租賃、承包、聯營合作等方式,在集體土地或居民宅基地上大肆建設小産權房。
  目前,三亞市小産權房建設已從市區周邊蔓延到多數鄉鎮,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根據三亞綜合執法局的數字,初步統計,在違法建築中,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範圍內搶建的違法建築及違法建設的小産權房所佔比重居大。其中,23個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範圍內搶建的違法建築達2000棟,面積達90萬平方米;南濱農場、南新農場、鳳凰鎮、田獨鎮小産權房集中區域內的違法建築小産權房達400棟,面積達180萬平方米。加上河東、河西二區各“城中村”和鳳凰、田獨等六鎮的違法建築,以及駐軍部隊土地內的違法建築,初步估算三亞目前的違法建築6000來棟、面積突破300萬平方米。
  特別是在今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很多外地老闆受利益驅動,以向當地村民購買或合作的方式,用宅基地或農用地修建了大量的小産權房。一時間,三亞小産權房氾濫成災。根據三亞有關部門的調研,違法建築業主來源,主要是以東北、北京、福建、江西、河南、廣東以及少部分本省人為主。

  利益驅動致小産權房肆意擴張

  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執法人員認為,三亞小産權房之所以氾濫,一方面是由於小産權房巨大的利潤。他分析説,建設小産權房每平方米成本在2000元左右,而售價達到每平方米4000元以上,利潤十分巨大。外地投資者受利益驅使,抱着賭一賭的心理不惜觸犯法律。另一方面,隨着國際旅游島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三亞房價一漲再漲。很多購房者清楚小産權房是違章建築,但是面對三亞動輒數萬元每平方米的商品房,購房者受投資商“政府拆不了”謠言的蠱惑,貪圖便宜就選擇購買小産權房。 
  此外,小産權房大多位於城鄉結合部或者農村,執法部門執法時容易遭到阻撓和發生群體性對抗事件。外地投資者正是希望通過“捆綁”三亞當地村民,與他們産生利益關聯,利用村民來對抗政府。
  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通過後,伴隨三亞房價飆升的是土地價格的暴漲。據調查,市區海螺村、月川村等地區的土地已經由2003年的每平方米數百元,上升至目前的上萬元;田獨鎮周邊的土地價格也已漲至三千元,荔枝溝沿路土地價格每平方米四千元;而最高的鳳凰鎮三亞灣海坡村,土地價格每平方米達兩萬餘元。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土地二次開發建設的出讓價格遠遠高於三亞徵地補償標準,因此當地部分村集體及村民個人,往往主動尋求開發合作。三亞市鳳凰鎮一位村民坦言,相比政府的徵地補償標準,村集體或村民個人選擇將土地與投資者合作開發或自己搶建蓋房,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或徵地補償。
  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曹錫仁説,小産權房建設所在地一般都會選在城鄉結合部或者城中村,投機商就是看重隨着未來城市化的推進,這些地方都會面臨搬遷整合等問題,成為城市的開發用地。到時,這些投機商將會從中受益,得到數目可觀的補償款。“無論是現在或未來,進或退,只要不拆除整治,他們都是受益者。利益驅使使得小産權房越建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曹錫仁説。
  小産權房的危害性很大。一方面挑戰法律權威,損害國家法律法規的威信;另一方面擾亂國家土地開發利用規劃,給社會安定埋下隱患。三亞市綜合執法局綜合科科長林瀾説,小産權房亂佔、濫用土地,極大地破壞了三亞城市規劃,同時嚴重擾亂房地産市場,不利於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極大衝擊,而且還威脅耕地數量,擾亂土地規劃。

  “鐵錘行動”砸向小産權房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江澤林説,違章建築極大地破壞了規劃,將給三亞這座國際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此外,違章建築佔用了大量的水電以及建築材料資源,一度導致這些資源供應緊張,影響重點項目推進。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心已下,要堅決剷除城市違法建築。
  從7月22日開始,三亞開展集中打擊小産權房等違章建築的“鐵錘行動”。當天上午6時左右,三亞鳳凰鎮政府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派出600余名執法人員,前往鳳凰鎮水蛟村片區展開拆除違章建築工作。22、23日兩天共拆除16棟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的小産權房。這是三亞首次大規模拆除“小産權”房,也是10年內三亞第二次大規模的拆樓行動。此後,幾乎每天都有小産權房轟然倒地。自“鐵錘行動”以來,現已拆除違章建築總面積超50萬平方米。
  三亞市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説,對於三亞在建的小産權房,將採取拆除的方式;對於建成的違法小産權房,將採取沒收的形式。三亞市政府決定在年內將30個重點區域的成片小産權房全部處置完畢。
  為此,三亞市政府近日就繼續深入打擊違法建設行為的相關問題下發通知,要求按2011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拆除違法建築的目標制定各階段的拆除計劃。並強調,對於在建設項目用地範圍內搶建房屋、非法買賣土地建設房屋、在農用地上建設房屋這三種情形之一的違法建築要堅決予以拆除;對頂風倒賣土地建設違法建築的,其非法所得一律依法沒收,被倒賣的土地將一律依法收回,對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三亞政府此次重錘出擊,引發社會上廣泛關注。三亞市很多市民認為,到處亂建房,路也佔、道也佔,把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視為個人所有,無視法律法規,無視政府禁令,這是向政府示威,向政府宣戰,政府不能坐視不管。 
  曹錫仁説,政府打擊違章建築是應該的,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而且肯下如此大的決心,用如此大的力度,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肯定。然而,就目前而言,對於小産權房的深度整治還遠遠不夠。要想徹底清除小産權房,除了政府嚴打外,還應抓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城鄉土地確權工作,統一村民宅基地的劃分標準及管理辦法。 
  “在政府嚴打的層面上,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無論規模大小,有背景還是沒背景,都必須徹底拆除,否則,將會極大的損害政府的公信力。”曹錫仁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山西:“小産權房”監管主體亟待明確 2010-07-26
網民:治理小産權房需要“大智慧” 2010-05-26
住建部:“小産權房”不可能合法化 2010-05-24
小産權房路在何方? 2010-05-13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小産權房路在何方? 2010-05-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金本位”復辟?[思想]央行官員經濟學家展望十二五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