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胡曉煉:繼續靈活運用傳統貨幣工具
2010-11-11   作者:丁蕊  來源:新浪財經
 
【字號
    11月11日上午消息 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今日在中國社會科學論壇上&&,應對發達經濟體低利率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管理流動性,中國央行將繼續靈活運用存款準備金、利率等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建立宏觀審慎的管理框架。
  胡曉煉説,面對新的外部環境影響,需要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
  昨日,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了0.5個百分點,這是年內第四次調整。胡曉煉對此&&:“這一工具使用是為了管理流動性,使流動性的供給和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此前,央行還提高了存貸款利率,胡曉煉&&:“今後密切關注物價走勢,繼續靈活使用這些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
  胡曉煉還&&,央行還要引入新的管理工具建立宏觀審慎的管理框架。
  其一,“通過宏觀審慎工具的使用熨平經濟周期波動,及時採取有效地逆周期政策措施”。
  其二,對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部門採取宏觀審慎管理措施,比如今年來對房地産行業的管理,和對政府融資平台風險關注。
  其三,把資本流入的管理納入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除了傳統加強監管、檢查和限制等手段,還可以考慮通過對銀行資産負債表的管理實現應對資本流動的目的。
  其四,進一步發揮人民幣在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中使用,積極參與到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當中。
  目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調整成為全球經濟復蘇中關注的焦點。
  與危機前相比,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目標傳導機制和工具選擇發生了很多變化,這對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出了新的挑戰。
  胡曉煉指出,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中的傳統價格型工具已被數量型替代,其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購買債券壓低利率水平,從使用納稅人資金注入經濟體變為直接印鈔刺激經濟復蘇。
  她亦&&,儘管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在短期內對通脹不是威脅,但長期低利率水平和量化寬鬆政策對長期通脹影響很難斷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寬鬆貨幣政策應謝幕 2010-11-11
封殺熱錢還需重建貨幣市場秩序 2010-11-11
發改委:貨幣超發等四原因致物價上漲過快 2010-11-10
“金本位”不靠譜 “貨幣錨”不可無 2010-11-10
貨幣問題的歷史輪迴 2010-11-1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誰是“柴油荒”的禍首?[思想]陳曉彬:貨幣戰未必真打起來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