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前 外媒關注“中國立場”
2010-11-11   作者:記者 肖瑩瑩/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以“跨越危機攜手成長”為主題的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定於11日至12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而早在序幕拉開之前,各國就有關議題展開的交鋒就已經全面鋪開。有外媒認為,眼下G20看上去更像是在預示着21世紀將是國際衝突的時代,大多數議題的衝突核心是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甚至有日本媒體誇張地提出,中國將充當本次會議的幕後主角。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中國官員、學者和主流媒體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外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後者的目的也很明顯,希望從中判斷中國在G20峰會若干議題上的立場和口風。
  對於美國不久前宣布的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中國官員和學者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美國印鈔刺激經濟的不滿,強調此舉將帶來全球流動性氾濫等副作用。路透社發表題為《中國口誅筆伐危機成因,寄望G20峰會出現危機曙光》的文章稱,中國表現出“敢怒敢言”的姿態,不論是稍早中國央行行長的評論,抑或副財長的表態,都希望周四在首爾召開的峰會能拉開全球金融市場重新洗牌的序幕。
  法新社和《華爾街日報》則引用新華社的評論文章稱,中方建議G20應嚴格監管美聯儲的行為。這些外媒文章以直接引語的方式稱,“新華社説,‘G20無疑是監管世界儲備貨幣發行者的最佳平台。世界儲備貨幣發行者在&&重大貨幣政策前,有必要通過G20機制進行事先通報和溝通’”。《華爾街日報》還註明説,新華社是中國的官方媒體,不過,目前並不清楚這篇評論文章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中國領導層的觀點。
  在“經常項目收支失衡”這個被韓國《朝鮮日報》稱為是首爾峰會最大焦點的問題上,中方的立場也頗受關注。據介紹,在首爾峰會的前期準備會議上,各國就“努力把經常項目收支的順、逆差幅度控制在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以內”的具體政策指南,尚未達成協定。據最新消息,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籌備委員會10日&&,正在這裡進行的G20副財長會議當天未能就經常性項目設限縮小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試圖從中國學者的發言中探詢中方在此議題上的口風。文章援引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的話説,“中國不應懼怕減少貿易盈餘的數字目標,中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處於有利地位,能夠做出這種(貿易平衡)調整”。文章進一步指出,雖然李稻葵並非政策制定者,而是中國央行的一名顧問,但他的言論似乎表明,中國方面有人支持美方的提議,即對經常賬戶盈餘或赤字設定上限,使其不超出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左右。《金融時報》還以中國財經報刊上的數篇文章佐證説,中國政府將能夠接受上述水平的盈餘目標。
  在匯率問題上,路透社援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10日的講話稱,G20峰會將設法處理全球性的挑戰,不應該討論人民幣或任何其他特定貨幣。崔天凱&&,美國國會沒有立場評論或對人民幣採取行動,中美關係仍然良好;希望峰會對貿易保護主義及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釋放出“強力訊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或將在G20峰會承諾限制赤字 2010-10-25
G20峰會大幕拉開 直奔財金熱點 2010-06-28
G20峰會應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2010-06-25
G20峰會機制應重實效解難題 2010-06-24
G20峰會:日本欲鉚勁兒消除經濟質疑 2010-06-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誰是“柴油荒”的禍首?[思想]陳曉彬:貨幣戰未必真打起來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