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日本家電業頗不平靜:先是松下深陷冰箱“召回門”,緊接着市場上傳聞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市場,近期日係彩電企業又發動了新一輪的降價狂潮。筆者認為,在日元快速升值、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的背景下,日本白電産業衰退在情理之中,而技術驅動型的黑電産業卻處於産業上揚階段,日本家電業呈現出“白衰黑盛”的格局。
從産業屬性上看,白電與黑電的産業驅動力不同:白電是明顯的材料驅動型産業,産業門檻相對較低;黑電則是傳統的技術驅動型産業,産業門檻較高。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揚,並處於反復波動狀態,這使企業的生産成本居高不下,成本壓力空前巨大。對日本白電産業來講,市場腹地的相對狹小限制了産業規模,難以通過擴大規模提升總體經濟性,因此市場競爭力衰退也就順理成章。
為了消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提高市場競爭力,日本企業紛紛採用海外代工的方式,力求通過在海外尋找廉價代工基地衝抵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但隨着製造業務外包,日係白電企業內部管理也呈現出混亂格局,這正是其白電産業各種“門”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日本本國貨幣匯率的持續升值加劇其家電産業面臨的危機。從某種程度上講,産業的競爭背後是各國貨幣的競爭,由於日本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缺乏貨幣價格的定義權,因此其家電産業競爭力存在着諸多不確定因素。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累計升值超過40%,這極大地打擊了日本電子産品出口業務,也大大削弱了其家電業的總體競爭力。
與白電産業境遇迥異的是,日係黑電産業卻呈現出咄咄逼人態勢,不但主導着産業技術的升級,而且在終端産品上也大打價格戰,搶佔市場份額。長期以來,日係企業掌握着全球黑電産業的諸多關鍵技術及核心資源。就彩電業而言,日係企業掌握着産業發展的關鍵資源——面板資源,而一般來講面板佔彩電整機成本空間的60%—70%。從這個意義上看,控制面板資源就意味着掌握了彩電價格的定義權,日係企業可以通過調控關鍵資源的價格衝抵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即便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其抗壓性也十分強,這正是日本企業黑電與白電産業板塊境遇迥異的根本原因。
日係企業一方面利用産業關鍵資源價格衝抵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産業影響,另一方面卻在加速産業技術升級強化産業領導地位的同時,不斷降低終端産品價格,從而在關鍵資源以及市場兩個層面擠壓中國企業。從本質上看,此次日係企業主動降價是一個戰略轉折點。以彩電業為例,日係企業通過面板與整機價格的雙向調整,通過“製造”庫存的方式為中國産業發展設置障礙。當前彩電企業潛在的價格戰風險實質上是外資彩電企業提前設定的,這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從另一個角度看,日係企業在白電領域的戰略性收縮,或是其黑電産業板塊持續發力的一種信號。在白電産業領域,當前中國企業依託市場、技術以及生産要素等優勢迅速構建起較強的産業競爭力,而日係企業卻受多重因素制約,競爭力日漸式微,這使其白電産業板塊衰落乃至退出。在黑電領域,特別是在彩電業,日係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更高世代面板生産線已經在建或投産,其産業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強化。由此看來,日係企業白電産業板塊的收縮或是其集中發力黑電産業的戰略聚焦之舉。
當前全球産業競爭方式已經發生深刻變革。對中國家電企業來講,寄望通過外資企業技術轉移提升産業技術實力的路徑是危險的,很有可能落入外資企業精心設計的“陷阱”中。在當前産業形勢下,立足自主技術創新,通過實現官産學研一體化,構建完善的工業創新體系,並最終形成産業合力加速推動國內的各産業環節實現快速發展,只有這樣,我國家電業才能真正避免落入外資企業的産業“陷阱”,走上自主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