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解析:柴油去哪兒了
一、節“電”減排改用油
為在今年底,也就是“十一五”的最後底限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不少地方紛紛&&拉閘限電政策。
從9月開始,廣西、廣東、江蘇等省區開始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或提高供電價格。溫州部分地區企業每開工1天,就要停電2—4天。浙江義烏從8月26日開始,全市分片區實行工業用電供兩天限一天的政策。一些企業為不耽誤生産紛紛自行用柴油機發電。
二、農用、漁用
天氣季節因素湊熱鬧。今年,沿海颱風不斷光臨並造成短期災害,油輪卸油受阻,也成為油荒的一個偶然性而不可抗的因素。另外,臨近年末,各地進入基建工程施工旺季,工礦企業用油增多;禁漁期結束,沿海地區漁業用油需求恢復加上秋耕季節也到來,農業機械用油上升。
中石化南京石油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證實,“現在正處在農忙秋收季節,農業機械全部投入到農田作業,農機柴油需求量達到最高峰,導致市場上柴油稀缺。”這使得收割機和烘乾機等靠柴油運轉的農機喝不上油,不僅影響收割進度,也影響了冬種。
三、交通運輸
在溫州104國道雙南線東莊段的中石化加油站,等候加油的貨車至少排出3公里長。等候的貨車幾乎佔去了一半的國道,交警不得不在這一帶來回值守以維持交通秩序,但仍然無法緩解擁堵現象。
截至11月5日,我國最重要的貨運港口之一——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100萬標箱,超過1084.6萬標準箱的年最高紀錄,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三成。“1-9月份浙江的出口交貨值累計增長29.4%,這些大型運貨車用的都是柴油。”凌雲説。
四、化工需求
化工品搶柴油。原油在煉製過程中,除了能生成汽柴油,還有一系列的化工産品。因此化工品需求與柴油産量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由於經濟復蘇,化工品的價格也在扶搖直上。因此既産汽柴油,又做化工的企業,很可能把精力挪出一部分,放在快速漲價的化工産品上,對於柴油的生産積極性未必會很高。
五、供應不足
部分煉油企業設備檢修,影響了供應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成品油市場供應主力,下半年兩大集團部分大型煉廠相繼進入檢修,生産還未完全恢復,産量下降明顯。以缺油大省浙江為例,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成品油庫存35.70萬噸,同比大幅下降34.5%,其中柴油庫存下降49.1%。
社會煉油廠積極性不高,導致柴油庫存偏少
儘管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剛剛上調了油價,但國內油價似乎沒有趕上國際油價的腳步。煉油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煉油廠生産積極性下降,減産甚至停産;目前,柴油批發價已達7800元一噸,而零售價折算下來每噸才7475元。民營加油站原本以低價拼市場,如今進價比賣價還高。已經停業的那些民營加油站,缺油有可能是正規渠道拿不到油,也有可能是批零倒挂,致使小加油站停止供應柴油。
解決 應對
中石化開足馬力生産 中石油對後市樂觀
不同於社會及地方煉油廠的減産,中國2個石油巨頭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已向上級公司爭取在浙江市場投放更多的資源。記者了解到,中石化的煉油廠的開工率達到98%,也就是説,幾乎全部的機器都已經在開足馬力生産。
王旭東告訴記者,隨着市場柴油供應趨緊,中石化9-10月份兩個月的0#柴油的市場投放量較上半年月均投放量增加了40%,達到近70萬噸,除了在庫存的基礎上增加調入量外,他們還積極進行外採,“一般每個月都有10萬噸的外採量來彌補市場的缺口,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只能是不計成本從周邊像福建、廣東這些省份調入,以緩解下半年的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