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一次性買斷"日鋼
杜雙華變現撤出
2010-11-03   作者:記者 呂福明 楊燁/日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
    幾經周折,日鋼董事長杜雙華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山東鋼鐵重組中“全身而退”。《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日鋼高管處得到確認,杜雙華已經準備退出山東鋼鐵重組,山東鋼鐵與日照鋼鐵的重組由原來的重組合作改為由山東鋼鐵“一次性買斷”日鋼資産。這也意味着,省卻了重組合作等步驟,日鋼將被一次性劃入山鋼旗下,而杜雙華團隊則會變現撤出,不再參與任何經營。
  上述人士所指的“一次性買斷”的説法,曾在8月30日開源控股的三家聯營公司日照鋼鐵、日照型鋼及日照鋼鐵軋鋼與山鋼訂立的資産重組協議出現過。當時的公告中稱,根據第二份重組協議,雙方同意繼續按照雙方簽署的第一份重組協議的基本框架進行重組。山鋼集團將在11月30日前完成對日照鋼鐵的收購重組,同時特地表明“重組將以一次性收購日鋼所持資産的形式完成”。
  據上述高層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目前有關日照鋼鐵公司的資産評估仍未結束,原計劃今年年底前出結果,而現在看來具體時間並不能確定。據記者此前了解,根據今年年初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的審計報告,日鋼資産為242億元,如一次性收購日鋼67%資産,山鋼集團現金出資將達到162億元,如果按照此前日鋼董事長杜雙華的報價,現金出資將達到近188億元。
  “原來的重組方案在推進過程中變得難以操作。”上述高層向記者道出此番“變局”的重要原因。他&&,這個被稱為“國內企業並購最為曲折的案例”可謂一波三折。一年前,山鋼與日鋼鐵曾簽訂第一次重組協議,山鋼將成立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雙方“以共同向其增資的方式進行資産重組”,山鋼以現金出資,佔67%的股權;日鋼旗下資産將以評估後的凈資産入股,佔33%的股權。杜雙華獲得的僅是33%的股權和副董事長的職位。 
  當時另外一個附加的重要條件是:“山鋼與日鋼約定在從重組完成起至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第一期投入運作為止的過渡期內,杜雙華將租賃日鋼繼續‘自主經營’。”
  “這個‘權宜之計’目前卻成了障礙。”上述人士説。他坦言,按原方案重組後,日鋼繼續經營的3年中,將每年要交納三四十億元的租賃費。此外,國有資産還要實現保值增值,日鋼要承擔鉅額資金利息、折舊等費用等,企業經營根本無法承受。
  一位曾經在杜雙華創業早期擔任過廠長的人士向記者坦言,後期經營的壓力和來自政府層面的諸多壓力和束縛,讓作為一個鋼鐵製造商的杜雙華放棄做一個“租賃者”,而選擇從人們的視線裏消失。“因為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商人。”上述人士笑言。
  記者從日照當地政府官員口中證實了上述消息。該官員稱,日照鋼鐵在評估完成後,將被山東鋼鐵集團全盤收購,保留500萬噸鋼鐵産能,其中包括板材、型材等生産線,納入到正在推進建設的山東鋼鐵集團日照精品鋼基地。
  “目前日照鋼鐵産能已達1350萬噸,其餘産能將在隨後的三年中逐步淘汰。”上述官員&&。但山東鋼鐵集團尚未有對外表態打算,仍在積極推進山東鋼鐵集團日照精品鋼基地建設。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坦言,山鋼對於日鋼這場曠日持久的重組能否在年底實現,要依賴於山鋼與日鋼在談判桌上的博弈。就目前而言,日鋼如何估價將成為後期博弈重點。
  資料顯示,日鋼於2003年9月28日正式投産,2007年,日鋼的産量就高達775萬噸,增長了6倍,銷售收入286億元,是2004年的9倍多。杜雙華曾登上2008年胡潤百富榜上第二富豪的寶座,身家350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讓創業板回歸“創業”本能[思想]僅憑“定量寬鬆”難救美國經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