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網民:加強房地産中介管理勢在必行
2010-11-03   作者:記者 張松 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

    近日,有媒體報道,房地産經紀管理辦法原則上已經通過,很快就會對外公布。這意味着對房地産中介市場進行法制化管理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對此,有網民認為,房地産中介行業違規現象叢生,必須予以打擊和整治。還有網民&&,加強房地産中介管理有利於房地産調控。

  行業發展環境不佳

  許多網民認為,房地産中介行業存在很多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必須予以打擊和整治。
  署名楊紅旭的博客文章認為,當前,我國房地産經紀行業發展環境不佳,違規現象叢生。行業的不正當經紀行為主要有過度炒作“樓花”、佣金外得利、利用職業便利欺詐、促成陰陽合同、挪用客戶資金等。比如一些經紀機構在委託的客戶之間,通過分別簽訂兩份合約獲取非法差價;再如,有些經紀人為了實現承諾,不正當誘導買賣雙方人員進行交易,如為了高額貸款或減低稅收,唆使交易雙方簽定兩份合同(陰陽合同),一份用於過戶辦稅,一份用於實際交易。
  文章指出,作為整個房地産業鏈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我國房地産經紀業正在迅速成長的過程中,但行業尚處於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政府及行業組織無疑將擔當責任,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妥善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重拳治理有利於房地産調控

  有網民認為,房地産經紀管理辦法的制定,無疑是行業立法方面的一大進步,不僅有利於配合當前的房地産調控行動,進一步規範市場交易秩序和穩定房價,而且更有助於房地産業健康發展。
  署名“章文莉”的網民&&,如果當下不對多如牛毛的房地産中介加以嚴格管理和整頓的話,所謂的房産新政照樣會落空。理由很簡單,這一行業自誕生之日起就把房子當股票炒,加上管理的缺失,使中介早已熟練掌握怎樣忽悠政府與購買者的手法,你有政策他有對策,暴利總是會吸引他們幹違反道德與法律的事。收取高額中介費的同時,採取欺瞞手段吞食房屋買賣者的差價,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署名李星文的評論指出,客觀地説,這幾年房價的火箭式上漲,固然是由多方合力推動的,但房地産中介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容低估。當下,國家正通過“政策組合拳”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産市場回歸理性。在調節基本供需關係的同時,也應對房地産中介抓緊整治和規範,確立應有的市場門檻,建立基本的誠信檔案,對非法炒房者和欺詐客戶者予以懲罰,徹底理順這個中間環節。

  行業規範需多管齊下

  對於如何規範房地産中介的行為,很多網民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署名田步亮的博客文章建議,首先是房地産經紀業的人員管理問題,要有准入考試,要有備案等制度。因為目前全國房地産經紀人已達100萬,其中真正具有(資質)證書的只有幾萬人,一個行業堂堂百萬大軍,只有區區幾萬是正規軍,其他只是遊擊隊,可想而知,這個行業的整體素質是多麼的令人擔憂。同時,房産經紀公司要公示執照、收費項目、合同內容等,經紀佣金也要明碼標價,並且規範告知義務等細節。如此建章立制,會減少房地産交易環節的糾紛,並且為建立誠信社會與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署名楊紅旭的博客文章建議,除了必要的法律調整和政府行政管理外,行業組織也可以憑藉自身貼近市場、貼近企業的有利地位積極採取直接有效的措施,加強對行業的監督、規範和管理。
  還有網民建議,要在提高違法成本、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的同時,加強執法力度,使房地産中介公司不敢以身試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網民建議重拳整治房地産中介亂象 2010-08-05
房地産中介宰客無道 購房資金避險有招 2008-05-19
杭州市房地産中介成為房價上漲的助推器 2007-11-12
房地産中介[圖] 2007-11-02
我國房地産中介“賺差價”等行為將被禁止 2007-01-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讓創業板回歸“創業”本能[思想]僅憑“定量寬鬆”難救美國經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