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信用評級報告
2010-10-26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析師
   
陳 靜
    cherrychen@dagongcredit.com

    信用等級
    本幣信用等級/展望 AA-/穩定
    外幣信用等級/展望 AA-/穩定
    評級時間 2010年10月

    評級觀點

    大公將中國台灣(以下簡稱“台灣”)的本、外幣信用級別均評定為AA- ,這是對其目前所面臨的債務需求以及其現實的償債風險等諸方面綜合評定的結果。
    自2000年以來台灣行政部門財政狀況有所惡化,導致行政部門債務規模迅速擴大,債務負擔不斷攀升,2008年最高行政部門債務規模達到了1999年的2.9倍。為應對經濟危機,台灣行政部門採取的反周期政策導致其債務規模進一步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8月末,台灣最高行政部門未償還債務餘額達到4.3萬億元&&&,相當於島內生産總值的32.3%。儘管其債務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同新興市場國家的32.5%的平均值基本持平,債務規模仍處於合理水平。同時,台灣行政部門債務結構較好,目前其債務完全由內債構成,且短期債務比例很小,短期償債壓力適中。根據行政部門2010及2011年預算,未來債務規模仍將呈繼續上漲趨勢,2011年債務率將上升到37.8%,但之後將在較長時間內穩定在略低於40.0%的水平。
    總體來説,儘管不合理的稅收制度導致台灣行政部門財政常年呈赤字狀態,但基於兩岸關係的逐漸緩和,其較好的經濟增長能力和實力雄厚的外匯儲備,最高行政部門的本、外幣償債能力較強,基本理由如下: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明顯改善,“兩岸三通”和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台灣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避免台灣在國際經濟中被邊緣化,為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減少了障礙;
    過窄的稅基導致台灣財政常年呈赤字狀態,儘管近年來赤字率有所收斂,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反周期政策導致赤字急劇擴大到島內生産總值的3.9%的水平,並致使其行政部門債務規模迅速擴大;
    台灣電子信息産業較高的國際競爭力使其經常項目常年保持盈餘狀態,2010年以來在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和大陸地區較好的經濟發展推動下,台灣出口大幅增加,並帶動島內相關産業先行復蘇,經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充裕的外匯儲備和國際投資凈頭寸為其幣值穩定和行政部門融資提供了支持。

    展望

    在中國大陸、香港等主要貿易夥伴較好經濟復蘇前景的帶動下,2011年台灣外向型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美歐經濟恢復的放緩以及較高的基數效應將使短期內台灣經濟增長低於危機之前5.2%的平均水平。同時,現有稅收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行政部門未來的財政收入,但是其社會老齡化趨勢限制了稅基擴大的空間,不利於未來財政赤字的改善。赤字的持續將使行政部門債務繼續增長,但最高和各級行政部門債務規模將維持在島內生産總值的40%和48%以下。綜上,大公對台灣未來1~2年內的本、外幣信用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國信用評級機構申請美國官方認證遭拒 2010-09-26
穆迪稱英國信用評級安全 2010-09-21
標普下調愛爾蘭長期主權信用評級 2010-08-25
關建中:信用評級不得不説的事 2010-08-20
提高民族信用評級機構的市場話語權 2010-08-1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易憲容:央行揮動穩健貨幣政策大棒[思想]陳曉彬:“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