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定價新模式正在商討
2010-10-22   作者:官平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鐵礦石定價模式尚未確定,還有待觀察,現在還處於供需雙方爭論階段。”昨日(10月2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安徽合肥舉辦的一次鋼鐵行業會議上稱,由於三大礦商(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單方面推行的指數季度定價存在不足,目前正在商討推出另一種定價模式。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思明稱,由於鐵礦石成本高漲,當前鋼鐵産業鏈上的利益分配嚴重失衡,與三大礦商談定價模式幾乎“沒有商量餘地”。
  據羅冰生介紹,9月份在東京召開世界鋼鐵協會年會,鋼鐵企業共同的反饋是“現行指數按季定價造成鋼價大幅波動,周期越來越大”。
  從去年11月份起,必和必拓等鐵礦石巨頭就提出要改變定價模式。羅冰生説,當時的鐵礦石談判是在“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接受指數季度定價的。
  原寶鋼集團鐵礦石基準價格中國談判團首席代表劉永順昨日在同一場合稱,目前鐵礦石“被指數化”與“被金融化”是一個趨勢,現在要適應這一趨勢,但是定價模式還有待深度探討。
  今年4月份,三大礦商打破長協機制,正式推出指數季度定價。羅冰生強調,鐵礦石定價模式不是“一方怎麼説,就怎麼辦”,到底怎麼定價,還有待觀察。
  羅冰生指出,指數季度定價本身缺乏代表性,它採集的是把中國鐵礦石到岸價,作為指數的基數,但大約只佔實際進口量的20%,此外還是通過電話的辦法採集的,在實際執行當中,實際價格和合同價格有個差距,可能會影響它的科學性。
  他還説,成交價對指數帶來的影響沒有考慮,全球來看,所謂指數定價就是從現貨礦來定的,只有中國有現貨礦,代表性也有待考慮。對於目前中國是否推出自己的指數,羅冰生稱“還在討論中”。
  劉永順還稱,指數定價是有問題的,但它也是目前最好的定價模式。
  對於今後的定價模式,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稱,“是不是指數定價,還要供需雙方進行博弈,而且這不只是中國鋼企的事情,還需歐洲鋼協一起和礦商博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三巨頭鐵礦石定價方式現分歧 2010-10-22
國內鐵礦石進口量或將減 2010-10-21
德阻止“兩拓”鐵礦石合作 2010-10-19
必和必拓稱德國阻止其與力拓的鐵礦石合作 2010-10-19
鋼廠:兩拓合資失敗不影響鐵礦石市場 2010-10-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