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關於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意見》中,把汽車産業位列六大工業之首,成為政府大力推動實施兼併重組的行業。而這次政府的目標也更加明確,就是希望以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併重組、境外並購、投資合作等方式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産業競爭力的提升。
促進汽車企業兼併重組正是中國汽車企業目前迫切需要的一個發展方向。2009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汽車生産國和消費市場,但在這樣一個“大”的背後,暴露出的是中國的汽車産業還並不強,在先進産品和核心技術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而同時,這個“大”也表現為是一種“虛胖”。目前,中國汽車企業的現狀仍然是散、弱、小。中國汽車産業集中度只有83%,17%的份額被100多家企業瓜分,即使是最大的前三家汽車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仍處於一個非常小的地位。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中國企業加快兼併重組的步伐,提高汽車産業集中度,打造幾個大型汽車産業集團,在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但在兼併重組的過程中,中國汽車企業還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一直以來,由於財政稅賦等諸多問題存在,地方政府面對企業兼併重組一直持有抵制情緒,從汽車行業來看,兼併重組的問題主要就在於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協調。要實現合理的兼併重組就必須打破這種利益分配格局,把政策落實到實處。
其次就是不能為兼併而兼併。汽車企業兼併重組要有明確的目標,為什麼要兼併重組,為技術、市場、産品還是銷售渠道。兼併只是手段,兼併之後企業如何取得新的發展才是目的,要真正實現以市場、資本、技術為導向的重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做到資源的最優配置、消化不良産能,從而實現通過兼併重組做強中國汽車工業的最終目的,人們希望看到兼併重組開花結果,更希望看到1+1>
2的成效。
同時,國際金融危機為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次機會,中國汽車企業也紛紛躍躍欲試,揚帆出海進行跨國並購。但應該認識到,國內汽車企業在跨國並購方面還處在一個小學生的階段。
縱觀世界汽車企業的並購歷史
, 失 敗 的 案 例 達 到7 5
%至85%,一些大品牌,如福特、戴姆勒等都難以為繼,上汽收購雙龍的一系列矛盾糾紛更是兼併重組失敗的典型案例。對中國汽車企業來説,跨國並購重組更是存在着如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差異,這就要求中國汽車企業必須有着清醒的認識和明確的目標,而不能囫圇吞棗,為了兼併而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