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年會今舉行 將成角力戰場
“份額改革”成博弈核心
2010-10-08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B)年度會議於北京時間10月8日至10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鋻於今年11月韓國首爾G20峰會是此前初定的IMF份額改革的“最終大限”,此次會議必將上演各方力量博弈的重頭戲。在這場重頭戲中,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投票權有望得到進一步增加,但歐盟在IMF執行委員會的席位也將受到挑戰。
  “份額改革”一直是IMF改革的核心。目前,美國是IMF最大的股東,擁有17.09%的投票權。在美國之後,日本的投票權佔6.12%、德國佔5.98%、法國佔4.94%、英國佔4.94%,而中國位列第六,佔3.72%。而現如今,國際經濟力量已經並且仍在經歷深刻的轉移,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顯著提升。去年9月G20匹茲堡峰會上,二十國領導人同意將IMF和世行兩大機構的份額向發展中國家分別轉移至少5%和3%。今年4月,世行投票權改革先行一步,其決策機構發展委員會表決同意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重,使發展中國家整體投票權重提高到47.19%。
  據外媒報道,一份來自IMF的內部文件表明,IMF成員國正在討論的改革方案將大幅提升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韓國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在IMF重大貸款事項和國際經濟問題方面上的投票權。中國在該組織的投票權或提高至6%,話語權將位居第二位或第三位。“中國在IMF的投票權應該與中國的經濟總量相匹配。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提高中國投票份額至第二,僅次於美國是理所應當的。中國投票權的提高也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監督管理國際經濟事務的責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貨幣研究中心主任孫華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不過,正如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IMF總裁特別顧問朱民此前所言,“增加某些國家的份額容易,但要減少一些國家的份額和權力就很難。”他暗示,份額和投票權的轉移仍有不小阻力。
  這一“阻力”正體現在美歐之間的權利博弈上。今年8月,美國首次對IMF執行委員會現有24個席位的分配模式投出反對票,建議縮減席位至20席,並提議歐洲經濟體將更多IMF委員會的席位讓與新興經濟體。這可能意味着歐洲國家目前享有的9個席次將被迫減少。“歐盟各國財長10月1日批准了一項提議,將與新興經濟體分享兩個執行委員會委員的席位。不過同時要求美國必須放棄單方面否決董事會重大決定的權力。如果美國能放棄在IMF的一票否決權,這項提案才能較順利地成為現實。”孫華妤指出。
  孫華妤同時指出,目前實現去年G20提出的份額改革的阻力其實在美國。自成立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在IMF,重大決策必須要獲得187個成員國至少85%的投票權才能通過,而美國擁有16.74%的投票權,也就是説美國在任何一個重大決策上擁有實際的否決權。如果美國不放棄這一實際的否決權,歐盟就不願消減其在IMF執行委員會的席位。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IMF總裁説全球爆發貨幣戰可能性很小 2010-09-29
IMF調低英國明年經濟增長預期 2010-09-28
IMF稱韓國財政餘力居發達國家之最 2010-09-08
歐央行特裏謝:歐各國應在IMF席位問題上統一立場 2010-09-06
IMF上調韓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2010-09-0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