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Billiton)近日宣布,公司發起收購加拿大鉀肥生産商Potash公司已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准,這是該收購案首次獲得海外官方批准。下一步,上述交易還需要通過加拿大和中國相關部門的審批。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的專家昨天(9月26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該交易是否能通過商務部反壟斷機構的批准,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無機鹽協會鉀鹽分會有關負責人士&&,從企業到政府以及相關企業,都已經做好了應對必和必拓收購Potash公司成功的各項準備。
中方是否批准存不確定性
有專業人員稱,此收購案得到加拿大競爭監管機構的批准才至關重要。
該交易目前還未得到加拿大政府的支持。加拿大工業部長TonyClement&&,加拿大政府將延長對必和必拓敵意收購加鉀交易的審批周期。
9月20日,必和必拓&&,公司已將收購要約有效期限從原來的10月19日延至11月18日。這為該公司為獲得加拿大監管機構的批准爭取了時間。根據國際慣例,這一交易還需面臨中國商務部的批准。中國是鉀肥最大的消費國,也是進口大國。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何曼青認為,按以前商務部審批的幾個例子看,商務部對外國公司收購交易一般不會設置太多障礙,如果涉嫌壟斷,有時會在批准時增加一些附加條款。但是,如果中國企業最終確定加入對Potash的收購戰,可能就另當別論了。因此,批准與否,目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能視事態如何發展而定。
中國無機鹽協會鉀鹽分會有關負責人也&&,在此事上,該會已向商務部相關部門提了建議。
等待出價更高的第三者
據悉,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聘請滙豐控股作為顧問,幫助研究關於收購Potash的可選方案。但目前中化集團還沒有正式表態加入競購,也沒有發出收購要約。
加拿大Potash公司於本月22日在芝加哥地方法院對必和必拓提出起訴,稱該惡意收購計劃了很長時間,必和必拓實施了能夠降低Potash公司股價的策略,然後才進行收購,並在幾個主要問題上存在誤導嫌疑。Potash公司已向法院&&,計劃在11月15日向法院作出陳述。一旦被批准,必和必拓或需要對目前全面收購的截止日期11月18日進一步延期。
對此,市場人士判斷,Potash公司此舉是希望盡量拖延時間,等待包括中化集團等第三方收購者的出現,給這些企業進行交易評估留出時間。
一位鉀肥行業專家認為,Potash起訴必和必拓也可能是一種策略,自8月19日必和必拓向Potash公司發起敵意收購以來,一直沒有第三方收購者加入進來,包括中化集團在內的一些有意向的公司仍在觀望和關注。該專家提醒,中國企業要冷靜觀察,不要中別人的“圈套”。
中方已做好應對準備
9月20日,中國無機鹽協會鉀鹽分會召開了一次會議,關於必和必拓收購Potash公司成為會議的主要內容之一。據了解,國內鉀肥行業諸如中化化肥、鹽湖鉀鹽等鉀肥生産、貿易企業,以及相關部委、業內專家都出席了該會議。
中國無機鹽協會鉀鹽分會負責人稱,國際市場上,鉀肥一直是供大於求的,國內資源也很豐富,進口量只佔一小部分,中國鉀肥自給率會進一步增加,而中國的購買力很強大,定價上有話語權。此外,境外資源很多,國家也會&&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取得資源。
數據顯示,折合成氧化鉀後,2009年中國鉀肥産量為312.7萬噸,進口量為198.3萬噸,再加上國內企業在境外生産、供給國內消費的産量,全年鉀肥消費量約為600萬噸,自給率超過51%。據預測,未來中國鉀肥的自給率將提升至60%左右。
中國企業還積極到境外開採鉀礦,這將成為與自給、進口並列的第三條鉀肥供應渠道。目前,中國企業在老撾有5個鉀礦開採項目,其中1個已形成産出;在加拿大有2個項目;在剛果(布)有2個項目。
此外,上述負責人還&&,鉀肥和鐵礦石不一樣,鉀肥有替代品。進入土地之後,有部分鉀肥還會存留在土地中,不會很快流失。因此,農作物對鉀肥的需求是弱周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