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市場如同戲劇一樣跌宕起伏,有人歡喜有人憂。 上周,對於資本市場的很多公司而言,都是一個重要的時點:9月17日第1次至第4次創業板發審會召開一周年,農業銀行堅如磐石的2.68元發行價大壩轟然坍塌,前足協主席、中體産業董事長謝亞龍正式被立案偵查…… 經歷:終破發
是利是弊?
“農行終於破發了。”9月16日,筆者正在山西參加一個會議,忽然接到朋友電話,語氣中有一點石頭落地的感覺,似乎破發是意料中事,至於是利是弊,各有評説。 自7月15日以2.68元/股的發行價登陸A股市場以來,農業銀行就以“無比穩定”的市場走勢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不過,在加息、提高資本充足率等傳聞的共振下,農行由各方資金共同構築的2.68元/股的發行價大壩終於在9月16日早盤瞬間坍塌。 “天量”護盤資金的撤離被認為是農行破發的直接原因。農行A股後市穩定期8月13日結束後,在其2.68元的發行價檔位上,一直有逾3億股的買單盤踞,以確保農行交易價格運行在發行價之上。但巨大的“買單”卻於近日銷聲匿跡。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在16日跌破發行價後,農業銀行在9月17日再創新低2.57元。 不過,多名分析師認為,短期來看,大單逐步撤退後農行股價可能會出現“潛水”,但從估值和基本面角度來看,農行A股下跌空間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