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巴黎外方股東轉讓全部股權
2010-09-15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則公告宣布了法國巴黎銀行和申銀萬國證券長達7年的“婚姻”破裂。申萬巴黎日前發布公告稱,外方股東法國巴黎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已與三菱UFJ信託銀行株式會社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有33%的股權全部轉讓。 
  在9月9日發布的申萬巴黎深證成指分級指數基金招募説明書上,對於基金管理人的描述顯示,在董事會的組成中,包含有姜國芳、毛劍鳴、杜平、陸文清、Max Diulius、毛應樑、王大東、袁恩楨和趙霄洛。其中,除4名獨立董事外,董事長姜國芳、董事杜平和陸文清來自於申銀萬國方;董事毛劍鳴和Max Diulius來自於法國巴黎銀行方。在高管構成上,毛劍鳴為總裁,來自申銀萬國的過振華則擔任副總裁。此外,來自申銀萬國的來肖賢還擔任了督察長。 
  “目前公司投資團隊都非常穩定,毛總(毛劍鳴)照常上班,沒有該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發生。”申萬巴黎日前致函記者稱。但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分析,外方股東法國巴黎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一旦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其所派出的毛劍鳴等人的離開將是順理成章的事,三菱UFJ入股以後,申萬巴黎的人事大換血已經可以預見。與此同時,東方財富網的一項調查顯示,82.6%的受訪者&&,其所購買的基金曾經出現過因人事變動影響業績的情況。 
  “這對雙方來説都是個解脫。”這位基金業內人士對記者&&,由於雙方在眾多問題上的分歧,自前法方代表、總經理唐熹明2007年辭職後,法方基本上就已經放棄了對於管理權的爭奪,而隨後接任的毛劍鳴,“主要工作就是走走簽字流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即使法方撤離,對申萬巴黎未來的走向並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他不無幽默地&&,“至於未來三菱UFJ入股後能不能改變申萬巴黎目前的頹勢,那就要看新的中外股東間的磨合是否順利了。” 
  實際上,申萬巴黎中外股東的最終分手雖然有些極端,但在其漫長的磨合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中外股東雙方的投資理念、經營管理方式上的分歧,在眾多的合資基金公司中,卻絕非特例。 
  WIND統計顯示,截至9月13日,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資基金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35家,佔比近六成。從資産管理規模來看,華夏、嘉實、易方達、博時、南方、廣發、大成、華安、銀華、工銀瑞信分居前十。其中,中資基金公司佔到8家,合資公司僅有嘉實和工銀瑞信2家。從基金公司的整體凈值增長來看,天相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基金公司整體凈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為華商、摩根士丹利華鑫、東吳、滙豐晉信、信誠、農銀匯理、中銀、金鷹、銀華和泰達宏利,合資基金公司和中資基金公司幾乎各半。也就是説,自招商基金首度引入外資7年來,無論是在資産管理總額還是凈值增長方面,合資基金公司都沒有表現出對於中資基金公司的明顯的優勢。 
  對於合資基金公司“有負眾望”的表現,齊魯證券基金研究員馬剛對記者&&,中國股市和境外成熟市場完全不同,“中國股市沒有很有投資價值的企業,而數量化的投資方式目前也不怎麼行得通”,而這些合資基金背後“威名赫赫”的外方股東所奉行的“價值投資”,在中國行不通。一位基金業內人士也&&,受基金規模和業績排名的壓力,在國內的基金業,價值投資已經被邊緣化了。
  另一位分析師則對記者&&,外方股東往往通過複製境外成熟經驗來對待國內基金市場,大多着力於加強客戶服務、品牌塑造和風險管理等。但對於國內的基金投資者來説,只有基金的業績才是最真實、最具有説服力的。因此在基金公司自購旗下産品、通過貨幣基金對衝規模和基金管理人員的薪酬等一系列問題上,中外股東間的矛盾往往不可調和。“(外資方)不明白中國的做事方式。”中原證券基金分析師陳姍姍則對記者&&。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18家小基金公司在100億紅線邊緣 2010-08-30
18家基金公司虧損1548億元 2010-08-27
首批基金半年報:18家基金公司虧損1548億元 2010-08-27
1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虧損1548億 2010-08-25
基金公司悄然撤離債市 2010-08-2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