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09-14 作者:記者 梁書斌/哈爾濱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哈爾濱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非現場購物行業所呈現出的種種不良經營業態和存在的問題,已逐漸成為消費領域産生消費糾紛的重災區。
來自哈爾濱市工商局的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以來,消費者通過網絡、電視、電話等非現場方式選購商品的消費諮詢、投訴、申訴已達到410件,同比增長37%,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虛假宣傳、實際性能與實物不符、售後責任難追溯、難認定等方面。
哈爾濱市的消費者魏先生通過一家電視台購物欄目購買了一盒價值為1088元的電子香煙,使用過程中發現吸後不冒煙,經相關檢測部門認定為假冒商品,魏先生按照商家所提供的客服電話溝通協商退貨事宜,但對方電話始終打不通。魏先生無可奈何地説:“電視購物質量沒保證,風險大,希望廣大消費者以我為鑒,謹慎購物,嚴防上當受騙啊!”
南崗區下崗職工馬女士在親屬朋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倉買店。7月中旬,倉買店來了三個學生模樣的推銷員推銷財會軟體,馬女士剛好新添置了一台電腦,用於倉買店賬目管理,因此馬女士沒有猶豫花了1000多元購買這套軟體,一個月後,當王女士請人安裝軟體時,發現根本無法登錄,馬女士這才知道上當受騙了。
哈爾濱市工商局提示廣大消費者,由於非現場購物存在銷售環節多、商品質量難保證、售後責任難追溯等風險,因此建議廣大消費者盡可能採取現場選購商品的方式來選購商品。如需採取非現場方式購物應謹慎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務必要索取購物憑證或保存好交易協議(包括電子憑證);二是選購時可通過不同網站或多種途徑了解所需商品性能、價格等再做決定購買;三是收貨時要做到當場仔細驗貨,發現問題現場及時解決。四是由於電視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因此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根據自己所需再決定是否付款;五是如果已經購買了商品併發生糾紛,應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的有關行政部門進行申(投)訴、舉報。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