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有句名言:世上有樣東西,愛好者不應該去觀察它的製作過程一是香腸,二是法律。個中道理很簡單:香腸製作的過程,讓人看了非常倒胃口,而那時一些法律制度的出世,同樣“骯髒”得讓人大倒胃口。
時光跨過了兩個世紀,今天我們的一些“制度”“規矩”“做法”,如果讓你看到其背後的
“製作”“操作”的過程,你一定也會大倒胃口的。
據9月12日新華社“新華視點”報道:在廣州市白雲區,保利地産未經規劃許可,就令人詫異地擅自建起了煌煌85棟別墅;而更令人詫異的是,這龐大的違建別墅群,在經過有關部門低成本處罰每棟僅僅罰款2萬元之後,就變成了
“合法”的建築。相比於每棟別墅五六百萬元的價值,那點罰款就是毛毛雨。
這保利地産的牛氣與霸氣從何而來?無非是豢養出來的。中國保利集團是國資委管理的著名央企,保利地産是它控股的大型國有房地産企業,擁有國家一級房地産開發的資質。保利地産位高財大,它就膽敢如此胡來。
若説不顧一切追逐“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本性,那麼相關的監管部門都幹什麼去了呢?其實,他們也是別墅“香腸”的製作者之一,沒有他們的“協同”,一個巴掌不容易拍響;他們通過“罰款”的方式,自己從中分得一杯羹,人家“買路錢”留下之後就給開了“路條”,這是一種“兩廂默契”。此類情況,絕不是一時一地的情形,許多地方的開發商也都是“先違建,再罰款,終賺錢”這樣幹的。保利地産如此違建85棟別墅,僅僅是一個例子而已。
“制度”“規定”給這些違建別墅涂上了“保護色”這個上“保護色”的行為,就是製作別墅“香腸”過程中最臟最醜最倒胃口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