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創新衝擊日韓技術優勢
2010-09-09   作者:新華社記者 姜岩/柏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海爾集團在2010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設立的電視機展區。新華社記者 王平平 攝

    9月3日,來自中國的知名家電品牌海爾在2010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上展出了全球首&3D無尾電視等系列創新産品,首次實現3D顯示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的融合。
  除此之外,海爾還展出了3D LED電視和三網智能電視等高技術産品,充分展示了海爾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對於未來趨勢的把握。而這也意味着中國企業在新一輪的彩電技術創新中,開始向一直以技術優勢見長的日韓品牌發起了有力的衝擊。

  首啟“無尾電視”産業化

  IFA始於1926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展會之一,也是全球消費電子業的頂級展會之一。德國本土的米勒和利勃海爾、美國的惠而浦、日本的索尼等世界著名家電品牌均在此次展會上亮出自己最新産品,而海爾展出的3D無尾電視成為本屆展會彩電産品技術創新的最大亮點之一。
  據海爾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無尾電視”相對傳統電視,取消了電源線、信號線和網絡線三條連線,其中,在電力方面利用“非輻射性磁耦合共振”原理實現遠距離高效無線傳輸,這樣可避免插拔電源帶來的安全隱患,並根據需要隨處移動。3D無尾電視實現了無線傳輸與3D顯示技術的完美融合,消費者可以輕鬆便捷地欣賞到精彩的3D立體影像。
  海爾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今年初的美國CES展上,海爾就展出了全球首&無尾電視,令日本、韓國彩電企業感到震驚。此次在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上,海爾推出的是新一代無尾電視,即3D無尾電視。它的尺寸由32寸拓展到46寸,滿足了用戶對大屏幕的需要。無線電力傳輸由後傳輸升級為下傳輸,這樣就不需要在電視後面預留線圈的空間,有利於將電視厚度變薄,並且增強了穩定性,有利於電視的移動或轉向,成為新一代創新産品的標杆。
  無線傳輸技術最早由日本企業提出,但一直沒有應用性的産品面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全球彩電業正處於技術和産業升級的拐點,海爾在全球推出系列無尾電視,標誌着中國彩電企業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開始取得長足的進步並在某些領域擁有領先優勢。

  重新定義“智能電視”

  海爾在此次展會上還展出了三網智能電視和3D LED電視等高技術産品,其中三網智能電視將電視、電腦、手機的功能融合到一起,讓用戶體驗更加智能、豐富的影像生活,充分展示了海爾的自主創新和對於未來趨勢的把握。
  之前,“三網融合”始終停留在概念層面。隨着網絡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擴大,電視功能固化的集成模式也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三網時代用戶的需求;而三網融合的戰略也迫切需要落地終端的出現。
  海爾敏銳地看到了全球技術格局變化的趨勢、用戶的需求和電視技術未來發展的方向,此次在全球同步上市的三網智能電視,可是由用戶自行對電視內的軟體進行升級,選擇自己喜歡的功能和內容,將電視從封閉的個體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內容平台。並且,在硬體上海爾三網智能電視也將擁有更多拓展性,通過海爾獨有的機卡分離技術,用戶將能夠自由更新升級更加高速的處理器、更加強大的存儲器,換卡就等於換電視,讓電視生活永不過時。
  據海爾集團負責人介紹,三網智能電視通過海爾自主研發的多款物聯網核心控制芯片,整合電網、通訊網、互聯網、廣電網,從而實現人與家、人與家電、家電與環境之間的“智慧”對話。
  IFA組委會一位官員&&,在彩電技術創新方面,日本和韓國企業長期佔據主角的地位,不過今年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的表現非常出色,3D無尾電視、三網智能電視都體現了當前全球彩電技術創新的最高水平,中國彩電有望在下一輪産業競爭中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彩電産業鏈“抱團”攻堅數字電視 2010-08-17
“智能電視”遭彩電廠家爆炒 2010-08-12
發力戰略轉型國內彩電業布局産業鏈上游 2010-08-03
三網融合大戲彩電業跑龍套 2010-07-27
中國彩電業造屏優勢或被消解 2010-07-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