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6日刊文《部分省市衝刺節能目標拿鋼鐵業“開刀”》,曝光部分省市為達標迫使鋼鐵企業停工後,不少媒體還稱受害的除了企業外,還有被迫停止用電的老百姓。網民紛紛指出,節能減排不能胡來。
不能搞成不公平的一陣風
網民鄭渝川指出,地方政府的“鐵腕”調控是突然到來的,並在實施後不斷完成力度的強化、範圍的擴大。由此一來,完全打破了企業的經營周期,對其調配原材料、鐵路等運能造成重大影響,而且,不排除有企業會因突然被限電、停産而造成資金鏈斷裂。就像許多經濟學者所不約而同指出的那樣,如此一來,製造加工企業不僅要應對複雜的市場環境,而且還無法回避更加不可捉摸的政策發展環境,別説盈利,保本都很困難。 他説,此次節能減排的限電調控中,存在相當嚴重的所有制歧視: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和央企新興鑄管,就不被限電。是因為被納入限電調控範疇的企業,都是落後生産力嗎?沒這回事,只要不是央企和該省重點企業,其他的民企鋼廠,即便符合産業政策,也在關停名單上。
不能讓老百姓如此買單
人民網網民畢詩成説,河北某縣從9月3日開始對全縣98條線路分3批實施“有序”限電,每批限電時間為22小時,從當日21點到次日19點。縣政府辦公室在限電通知裏稱,這是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用電量控制指標;群眾則非常不滿,難道節能減排竟是這麼個搞法? 某種程度上講,當下污染嚴重、減排任務緊迫,正是由於很多決策者平時盲目追求地方GDP、不惜透支能源環境資源,沒能做到科學發展造成的。現在倒好,監管者的失職卻讓老百姓來“買單”,這不是糾錯,而是錯上加錯。節能減排是個系統工程,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的任務固然重要,但要建立在真正樹立發展低碳經濟理念的基礎上,查找出影響節能減排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從而制定政策抓好落實;光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裏“摳數字”,實在是無能力卻要濫作為的表現。
節能減排不能胡來
網民天下雨寒説,節能減排不是不吃不喝,節能減排不能胡來。節能減排,方向沒錯。限電停電,初衷很好。但要統籌安排,科學決策,要循序漸進,不能單純對上級負責,還要對百姓負責,讓群眾滿意;同時,上級部門下達指標時也要切合實際,切不可指標過高,更不能一刀切,逼着基層做出不靠譜的事來。 畢詩成説,節能減排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要順利完成“十一五”定下的指標,需要解決地方幹部的發展理念問題,解決考核與監督的問題。如果地方幹部滿腦子是怎麼“不擇手段”地應付指標,如果落後産能企業在地方幹部眼裏還是“香餑餑”,那麼節能減排就很可能淪為一場貓鼠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