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周末召開的2010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上,國家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司長陳斌認為目前新一輪擴産潮加劇了産能過剩的風險。有汽車專家對“産能過剩”提出了不同看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認為,從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産能不是焦點,供過於求不是主要問題,供不應求才會成為矛盾。目前制定規劃應該是從過去注重數量的分析轉變到質的提高。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不擔心中國的産能過剩問題,“産能盲目擴張只是存在於個別地方城市,政府應該考慮自身是否具備大幹汽車的優勢。不擔心産能問題,我有兩個理由,第一是我們現在處於第二個高速發展期,每年增長15%左右,即使有過剩,也可以在一兩年以內消化;第二個理由是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更加充分,他們會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自我調節,就算地方政府想大幹,地方企業也不一定願意幹。中國汽車自主約佔30%,外資約佔70%,外資企業會自行調節、不會受到過剩影響,30%的自主企業,有民營的比亞迪、吉利、長城等,他們也會根據市場進行自身的調節,只有國企可能在這方面意識弱一些,但是國企所佔份額並不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