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興産業不能“貪大求全”
2010-09-06   作者:方家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日前,2010世界新興産業大會在長春召開。本次大會的主旨是要探討發展新興産業,尋找走出危機的産業驅動力,實現危機後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會議引起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關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政要與跨國公司負責人紛紛前來參會。根據會議的透露,各國未來新興産業發展側重各有不同:美國和歐盟有關國家的新興産業以低碳為主;英國強調高科技生物産業;日本側重能源和環境産業;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
  世界各國對新興産業的不同取向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發展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需要根據本國、本地區經濟和科技基礎、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等因素,作出恰當的産業方向選擇。
  然而,國內各地區在現實操作層面上則有一種一哄而上、産業雷同的趨勢,少有差別性,難見側重點。更多的省份甚至市縣在新興産業的戰略規劃方面貪大求全,不顧自身經濟基礎,把新興産業周期發展規模提到很高很大;不顧資源特點和技術條件,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業等七大新興産業作為各地共同的追求。
  其實,國家對各地有差別地規劃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政策指向是相當明確的。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提出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並明確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搶佔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必須抓住機遇,明確重點,有所作為”。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戰略性新興産業這一全新的概念,其寓意耐人尋味。更重要的一個政策指向也相當明確,即要“明確重點,有所作為”。在國家層面上,要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業等七大新興産業。在地方層面,發展新興産業不能貪大求全,各省需要根據自身基礎和條件,有所側重地發展相關産業。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基礎、資源稟賦、戰略定位各異,新興産業布局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形成新的過剩産能。一般而言,我國東部地區市場機制建設較為完善,競爭相對充分,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新興産業應重點布局於東部,産業的發展應該更多地依靠市場資源,政府主要通過財稅政策和金融扶持等市場工具進行引導;和東部相比,我國中西部地區市場基礎薄弱,但勞動力成本低、自然資源豐富,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工業的生産加工基地適宜重點在中西部布局,政府對西部新興産業的支持除金融財稅政策之外,應同時考慮加大財政的直接投入,政府主導的重大資源利用類和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項目應優先在中西部布局。
  細化到省市級層面,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技基礎好的地區則應發揮優勢,發展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東北老工業基地則要圍繞製造業基礎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中部地區的山西等省就要立足資源大省的基礎和條件,圍繞新材料、新能源大力發展新興産業等等。
  當前,我國中央政府正在從産業政策和財稅政策等方面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扶持和引導。各地政府和市場主體一方面要提高時間意識,早出規劃加緊實施。另一方面更要避免貪大求全,需要因地制宜,精心調研規劃,發展具有區域特點的新興産業,為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內驅動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衛星導航納入新興産業“十二五”規劃 2010-09-03
戰略性新興産業七規劃已過部委會簽 2010-09-02
劉延東:培育新疆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0-09-01
百家投資巨頭瞄準東北新興産業 2010-08-30
長春經開區開始打造新興産業集聚區 2010-08-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