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産新政進入“攻堅期”,樓市成交量在連續數月下降後,近日出現回暖跡象,部分城市房價已有反彈勢頭。已經炒得沸沸颺颺的房産稅近日又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有網友認為房産稅是大勢所趨,另外有網友則認為房産稅並不能解決房價高難題。
“不要抱太大希望”
“浪萍難駐”在博客中説,民眾對房産稅不要抱太大希望。房地産問題是關係到中央、地方和GDP等各方利益的大問題,任何打壓房地産政策的執行都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年初的物業稅傳言至今沒有下文,房産稅也是風傳了很久,可是“雷聲大雨點小”,到現在又舊事重提,更多的是一種猜測。政府並不是真的要房價大幅下降,調控的目標是要保證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將房價穩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線上。 “哈庫那馬塔塔”在博客中説,以房産稅抑制房價太不靠譜,並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道理很簡單,雖然房産稅暫時不大可能針對購房自住者,而是針對樓市投機行為,但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炒樓者不會自己承擔房産稅,他們只會將房産稅轉化為炒樓成本、摻進房價並最終轉嫁給購房者。同時,房産稅抬高了房屋保有成本,讓租房費用水漲船高,而房租上漲會反過來帶動房價上漲。況且,眾所周知,樓市投機只是房價畸高的一個次要因素。
“徵收房産稅是趨勢”
新浪博主“陳湛勻”認為,徵收房産稅是趨勢,具體地説:首先,房産稅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向産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産稅。有可能按年支付相當於房産值0.8%徵收,這樣對房産保有環節的徵收,顯然會遏制房地産投資,這有利於推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其次,房産稅並不能真正解決房地産市場問題。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問題很複雜,其原因甚多。房産稅不足於根本影響房地産市場。 再次,房産稅對中青年白領影響比較大,因為房産稅將縮小租房市場,這樣就會推高租金了。 第四,所牽涉的房産稅問題有很多,比如説,徵稅界限如何劃定?由原值徵收呢?還是按評估值徵收?是否需要考慮差別稅率?這些問題要很仔細地加以推敲、研究,需要有一套科學的方案,否則會引起混亂。
“目前利大於弊”
“圓嘟嘟的石頭”説:“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房産稅的利弊已經被廣泛討論。但在目前房價高企,社會財富日益兩極分化,社會資金和資源大幅流向房地産行業的情況下,開徵房産稅利是大於弊的。” 但這個政策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必須採用累進制計稅,對第一套住房或者人均多少面積實行免稅,對第二套住房或多少面積內實行低稅。對三套以上實行高稅。這樣一方面既可以避免政府掠財的嫌疑,又可以保護大多數普通家庭不為房産稅所累,從而贏得這部分人群的支持。第二,這個稅應該由地方政府來執行,並讓地方政府成為主要的獲利者。這樣可以避免地方政府的“太極”和“八卦”化解調控效果,以往調控政策對地方政府而言都是有失無得,自然不執行,變相執行甚至對着幹。第三,從點到面,先從東中西部各挑一兩個城市作為試點,在實施中完善,避免突然全面開徵和政策紕漏帶來的社會動蕩和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