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頭條要聞
國美舊部呼籲黃光裕陳曉和解
2010-08-23   作者:陳靜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國美電器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兼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胡剛日前公開發表一篇名為《陳黃和平共處不失為一種可能》的文章,呼籲陳曉與黃光裕實現和解,以維護國美電器的整體利益。他還針對當前僵局提出五項主張,包括陳曉辭去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副主席;暫緩定向增發;黃光裕家族承認現任高管職務及陳曉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

    和則兩利 鬥則兩傷

  國美內鬥公開化以來,國美電器股價跌幅超過20%,公司市值縮水75億元,整個公司市值僅為355億元,而其老對手蘇寧電器的市值已逼近1000億元。
  胡剛認為,黃光裕與陳曉,一個是國美的大股東,一個是國美的小股東兼董事局主席,兩個人的利益都與國美緊緊捆在一起,國美“失利”,兩人的利益就會共同受損。
  “在當前這種形勢下,黃、陳兩人(及其背後聯盟)已變成'和則兩利,鬥則兩傷’的狀態。黃光裕可能失去的是控制權及資本利得收益,而陳曉失去的將很可能是整個職業生命。因為很顯然,無論是在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中國,職業經理人對創始人大股東的背叛,都可能被社會公眾永久性貼上'不誠信’的標簽,並長期生活在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中,這對於有地位、有財富的成功人士而言可能是遠遠得不償失的。”
  針對當前的僵局,胡剛提出了五項主張:
  其一,針對陳曉之於貝恩資本投資的個人擔保問題,以及黃光裕要求陳曉去職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的要求所帶來的潛在違約風險,雙方可以各退一步——陳曉可以去職國美董事局主席,但保留執行董事或董事局副主席的職務。這樣,陳曉去職引發的個人擔保背後的違約責任或可避免。
  其二,針對20%股份的定向增發問題,雙方可以達成暫不增發的協議。
  其三,承認並保留其他高管行政職務和股權激勵計劃不變。
  其四,就國美發展戰略和精細化經營管理問題,黃家可以與國美高管協商取得共識,大股東利益、高管事業和利益,當然與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思路保持高度一致。
  其五,讓貝恩等海外資本獲益退出。

  鄒曉春或走上前&

  根據香港上市公司的相關法律,國美董事會必須在21天之內即8月25日前明確表態是否同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若不同意,大股東黃光裕家族在21日之後可自行組織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即臨時股東大會最快也得到9月中下旬才能召開。
  黃光裕家族代表日前對新華社記者透露稱,黃氏家族將進一步謀求鄒曉春接替陳曉出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
  如今身在國美電器董事局之外的鄒曉春,是黃光裕的得力幹將。自2008年底中關村董事長許鐘民被警方調查後,鄒曉春出任中關村副董事長,在許鐘民缺位的情形下,鄒實際上是中關村的掌舵人。
  1969年出生的鄒曉春,熟悉資本市場運作,是北京市中逸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先後擔任梅雁水電、湖南投資的獨立董事以及鵬潤投資、煤氣化的常年法律顧問。值得關注的是,鄒曉春還擔任北京律師協會並購與重組專業委員會委員,此前在三聯商社股東大會上作為國美方面代表公開露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不必過度解讀國美之爭 2010-08-20
國美爭奪戰升級 黃光裕以信為磚拍陳曉 2010-08-19
黃光裕方面發表致全體國美員工的公開信 2010-08-18
國美爭權戰三大謎團待解 張大中或要出面 2010-08-17
控制權之爭愈演愈烈 國美電器澄清股份配售傳聞 2010-08-1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