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火肆虐,百年不遇,俄羅斯深陷危機,政府禁止糧食出口,國際糧食危機是否一觸即發?《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們要來關注的是俄羅斯境內已經持續了10天的森林大火。這場號稱俄羅斯近代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除燒燬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更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莫斯科成了“霧都”,老百姓苦不堪言。火災還殃及了軍事基地,逼近了核研究設施,影響了交通運輸。此外,受到了大火的影響,俄羅斯已經發布了禁令,要停止小麥等穀物的出口,國際糧食價格也應聲上漲。這場大火給俄羅斯的經濟究竟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呢?世界經濟會因為這樣的一場百年不遇的大火,遭到哪些衝擊?今天我們節目將就此來展開評論,我們現場的兩位評論員是丁一凡和劉戈。
好了,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俄羅斯大火的最新情況。
在燃燒了數日之後,俄羅斯的森林大火終於得到控制,這對籠罩在大火陰霾當中的俄羅斯人來説,是一個好消息。10號,俄羅斯總理普京親自上陣,駕駛飛機從當地的
並向燃燒的森林噴灑,他共完成兩次汲水和噴灑。截至10號,俄羅斯緊急情況部&&,目前俄羅斯全境仍有超過550處火點,但森林大火,火點數量和燃燒麵積繼續減少,有11個地區火情穩定,相關部門將救援力量投入重災區。與此同時,莫斯科上空的濃煙開始變淡,市民迎來久違的太陽,但燃燒産生的濃煙仍然對莫斯科市民生活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莫斯科居民:地鐵裏的情況和街上一樣糟糕,到處都是煙塵。
這場在俄羅斯境內延續了近一個月的火災,已經在17個地區共造成至少50人死亡,2000棟房屋被燒燬,3500人無家可歸。雖然火災已得到控制,但是火災帶來的其他影響卻仍然在蔓延。前不久,在距離莫斯科40公里的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約有2000名乘客因飛機延誤而滯留機場。10號因莫斯科能見度變高,飛機可以正常起降,目前,莫斯科各機場已工作正常。
主持人:這夏天裏的一把火呢,讓俄羅斯的這個夏天過得非常的不平靜,到目前為止,兩位評論員在你們看來,這場大火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樣的一些損害?
劉戈(財經評論員):首先是老百姓的生活,我們從電視畫面裏頭都能看到,現在俄羅斯在莫斯科,就是市民出門的時候都要戴口罩,而且現在家庭裏面,原來很多家庭裏都是沒有空調的,但是現在溫度上漲的這麼高,那麼在7月29號那一天,溫度曾經達到42度,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外面有那麼濃的煙,所以就需要裝空調,但是空調現在多少錢呢,三萬塊錢裝一台,而且排隊要好幾個月,也就是説現在老百姓的這樣一個日常生活已經受到了影響,而且它現在的這個煙已經到了15到50公里的這樣一個平流層,煙到了這個層以後,就會影響飛機的起落,所以有這樣的。而且更主要的,大家看一下這個地圖啊,就是整個它着火的範圍是從它西面的邊境線,一直到東面的烏拉爾山這一帶。
主持人:範圍非常的廣。
劉戈:而這一帶的話,恰恰是它的經濟的中心,大家注意到,盧霍維奇這是一個什麼城市呢,米格飛機,米格飛機的飛機場就在這個城市,研發基地。還有這個薩羅夫市,那麼是什麼呢,俄羅斯的,就前蘇聯的第一顆氫彈,第一顆原子彈都是在這個地方研製的,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擔心,像這樣的一個應該説和俄羅斯的整個經濟和它的實力總體相關的這些地方,現在都受到了火災的威脅。所以現在應該説這個火災對俄羅斯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丁一凡(財經評論員):這個實際上這場大火觸及到了俄羅斯七個地區,七個州,然後這樣的話呢,它在七個州裏面大概剛開始的時候有2400多處自動燃燒,由於天氣炎熱而造成的自動燃燒的這種火場,然後過火面積最開始的時候有71萬公頃,也就是差不多7000多平方公里,當然現在經過了撲救,現在這個過火面積已經大概下降到了17萬平方公頃,所以説已經開始是可以控制。
主持人:有所控制了?
丁一凡:有所控制了,但是這麼大的火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首先就是它燒燬了大面積的森林,木材大面積損失。同時它又燒燬了大量的糧田,因為俄羅斯的這寫地區就是糧田和森林是交雜在一起的。
主持人:可能也算得上是俄羅斯的糧倉了? 丁一凡:對。
劉戈:俄羅斯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到50%以上,所以那個城市就包在森林裏面。
主持人:對,但你可以想像這個過火的面積是如此的集中啊,對當地的這個影響確實非常大。
丁一凡:當然現在為止,俄方面還沒有完全公布它的損失規模,但是我們從它燒燬了一個軍事基地就造成了幾百億的損失來説,其實它的損失之大我們是可想而知的。
主持人:其實我想我們的網友也非常關注俄羅斯的這場百年難遇的一場大火啊,接下來我們通過視頻連線,來看一看我們下面這位網友,他對這場大火的關注是什麼。
這位網友您好!歡迎您加入我們節目現場的討論,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對這場大火的關注集中在什麼方面呢?
網友:我的家是在長春這邊,然後東北吧,距離俄羅斯就是相對還比較近的,所以呢,我關注這個俄羅斯大火也一直在關注,現在吧,咱們這個俄羅斯這個大火,現在已經造成莫斯科的空氣,現在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許多飛機也都造成了取消和延誤。那麼我現在有一個擔心,咱們這個大火會不會造成像冰島南部火山爆發那時候,對周邊國家那種污染呢?那麼作為鄰國的我們,咱們中國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
主持人:好,謝謝你提了這樣的一個擔心啊,其實這位網友擔心也許有一定的代表性啊,就是他對鄰國地區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比如説這個大火的影響會不會波及到中國呢,你們兩位怎麼看?
丁一凡:實際上是這場大火主要是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然後它這亞洲部分由於烏拉爾山的這種地理屏障就給隔開了,所以在亞洲部分這次並沒有很多的影響。我覺得可能這次大火很快就會影響到歐洲部分,歐洲國家。當年這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這個事故的時候,就給整個的歐洲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是因為他們在那些國家都偵測到了很多核輻射的這個影響。我覺得這次這些大火造成的這種煙啊,灰啊這些東西,很快會漂移到那邊,會給其他的歐洲國家造成影響可能是值得人們擔心的。
主持人:但是您的這番話相信會給這位網友吃一顆定心丸啊,像他剛才所擔心的這場大火會不會波及到中國這樣的問題,我想應該是不至於如此的嚴重啊。
劉戈:對。
主持人:但是説到影響,前些天國際糧食價格有了一個劇烈的波動,這樣的一件事情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這是不是也是俄羅斯大火所引發的系列反應呢,俄羅斯的大火在世界糧食市場上究竟掀起了怎樣的風浪,我們一塊來看一看。
近來的罕見高溫乾旱,除了給俄羅斯帶來一場火災之外,給國際農産品市場也帶來了一輪如火的行情,8月5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宣布,將於8月15日—12月31日期間,臨時禁止小麥、混合麥、大麥、黑麥和玉米等農産品出口,普京&&,由於出現異常高溫和乾旱,為抑制國內糧價和保護牲畜存欄量,因此作出禁止出口決定。消息公布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9月到期的小麥期貨當日暴漲60美分,收於每蒲式耳7.8575美元,漲幅達到8.27%,創下兩年來的新高。而自俄羅斯
、烏克蘭遭遇乾旱酷暑襲擊以來,國際市場對糧食供應的憂慮就一直在增加,國際糧價也在持續上漲。7月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價格上漲42%,創50多年來最大單月漲幅,歐洲市場小麥價格也在8月2日升至211歐元每噸,自6月底以來上漲將近50%,也是30多年來最大單月漲幅,而由於預計美國小麥的需求將會增加,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已經上漲接近85%。
受旱災影響,俄羅斯、烏克蘭等小麥主産國減産嚴重,6月以來受130多年不遇的旱災影響,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小麥産區出現大面積減産,預計俄羅斯受災面積約1000萬公頃,約20%的耕地絕收或減産。
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出口量約佔全球貿易量14%,若俄羅斯小麥出口降低50%,則影響全球貿易量7%。
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在近期下調了對2010年全球小麥産量的預測,最新預測産量為6.51億噸,較此前的估計下降了3.7%,聯合國糧農組織屬下的政府兼國務小組秘書及經濟師阿巴西安提出警告,俄羅斯的決定將導致全球糧食市場出現嚴重問題。自2007年,2008年發達國家天氣乾旱,全球對糧食的需求迅速增加之後,食品價格就一路飆漲,至今為止,糧食危機依舊困擾着世界各國,分析人士稱,出口禁令將對俄羅斯國內的小麥價格形成下行壓力,這對俄羅斯的農民沒有好處。禁令或使俄羅斯短期內失去糧食出口市場份額,會給美國、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小麥出口大國出口商帶來好處。
主持人:全球的媒體都注意到了,
在俄羅斯的大火燒起來之後,俄羅斯的最高領導人他們做了兩件事情,一件就是總統梅德韋傑夫他們撤了一批不太稱職的,或者説不盡職的這個海軍的軍官。另外,普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他下了一個禁令,要禁止這些農産品的出口,當然他是一個臨時性的禁令,但是我們還是想問一問,為什麼普京會做這樣的一個決定?
丁一凡:實際上就因為它造成了一種價格恐慌,因為就是在火災爆發的五天之後,俄羅斯的小麥價格一下子上漲到了15%,這就使得這個普京作為總理,他是管國內經濟,國內價格這些物價指數,然後他就擔心,這個民眾對這些小麥虧損的擔心會造成物價的持續上漲。
主持人:就擔心繼續出口,未來我們國內供不應求,這個價格會進一步的上漲。
丁一凡:對,所以他説,這樣的話主要是為了安撫民心,讓這個俄羅斯國內的老百姓感覺到糧食供給是有保障的,不會出現這個價格的大幅上漲的,通貨膨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政府是有能力控制這種通貨膨脹上漲的。
主持人:他釋放了一個信號,讓百姓不要擔心,但是其他國家會不會因此而擔心,比如説原來我是進口來自俄羅斯的這些農産品的,現在總理普京已經下令説臨時要停止了,那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呢?
劉戈:對,肯定是有影響的,你比如説埃及這個國家,它實際上是俄羅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那麼俄羅斯一着火的話,他就非常着急,馬上進口了18萬噸的這樣的一個小麥。
主持人:他有點先下手為強的感覺啊?
劉戈:對,因為他擔心啊,而且他的小麥,俄羅斯的小麥價格相對要比加拿大、美國的要低一些,所以埃及人比較喜歡買他們的,那麼這是一個信號。同時的話,在7月份整個因為俄羅斯着大火,那麼這樣的一個消息,而且的話整個由於乾旱、高溫這樣的話會産生減産的這樣一個預期,可能跟這個相關聯,所以國際上的小麥價格一下漲了62%,那麼這個漲幅的話是從1959年以來的,這樣的一個最大的漲幅,所以大家就有一點惶惶然,是不是就是又回憶起了在2007年、2008年之間,發生的糧食安全危機。
主持人:糧食危機。
劉戈:所以,但是現在很多人出來分析,包括我看到路透社啊,這個《金融時報》他們都有一些專家進行了分析,那麼一般認為現在應該和當時的情況不太一樣,因為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的不同,就説現在的庫存量非常大,光美國由於他的收成很好,那麼現在手裏頭就有3000萬噸的糧食,而俄羅斯總共的出口量也就是2000萬噸,那麼就是説俄羅斯這2000萬噸,如果一粒糧食都不出口,那麼美國的庫存就已經是富富有餘,所以的話大家不用擔心,所以經合組織的官員也出來説,現在可能大家有這樣的一個擔心,但是他覺得由於有這樣一個庫存,所以用不着太擔心。那麼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這個總幹事的迪烏夫他也出來,説就是這種聯想的話是很自然的,但是呢,由於有這樣的一個巨大的庫存,這個庫存是25年來國際糧食的最高的庫存,所以的話有這樣的一個庫存做底,所以大家用不着去擔心,那麼真的發生像2007年、2008年那個時候的糧食危機。
丁一凡: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是糧食産量大國,實際上他們並不缺糧食,真正進口糧食,缺糧食的是那些發展中國家,非洲國家,他們是常年的需要糧食進口,而這些糧食價格的上漲對他們影響是最大的,因為實際上從經濟危機之後,他們已經遭受到了很大的這個損失,很大的打擊了。因為這些國家都是靠着就是資本進口來維持他們的經濟運轉,而經濟危機之後,實際上是這些發達國家已經把資本從這些國家撤回去了,他們本身就面臨着資金短缺的情況,現在糧食價格在上漲,所以他們拿什麼來買糧食,怎麼樣滿足他們的這個老百姓的這個食品供應,確實對他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主持人:中國人常常説“民以食為天”,但我想這句話在全球的市場其實都是適用的。接下來我們要來連線一下路透社的財經評論員,我們來看看在她的眼中,這場俄羅斯的大火到底給全球的糧食市場帶來的影響體現在什麼方面。
金伯利(路透社財經評論員):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的小麥供應國,所以他們的乾旱給世界穀物市場帶來了衝擊,過去一個月小麥價格幾乎翻了一倍,不過市場認為,未來一週小麥價格仍然會有波動,昨天俄羅斯和美國小麥的期貨價格下降了4.3%,並且預計損失將擴大到12%,很顯然大火對糧食期貨是有影響的,但是一些分析師指責投機商推高了穀物價格。
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們看到全球的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極端的天氣,這也使得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農産品的生産國和出口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災害的影響,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大家都在擔心,像2008年這樣的糧食危機會再度重演嗎?未來糧食價格是不是會一路飆升呢?在稍候的節目當中繼續我們的評論。
小麥吃緊,糧價衝高,俄羅斯大火究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節目現場,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和大家關注的是發生在俄羅斯的曠日持久的這場大火,這場大火不僅給俄羅斯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且也拖累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腳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全球媒體對此發出的一些評論。
列寧曾經將穀物稱作“貨幣的貨幣”,而如今,俄羅斯的糧食出口禁令正在加深人們對世界糧食危機的擔憂。
蘇格蘭《先驅報》指出,1999年穀物的售價從每蒲式耳2.4美元,到了上個星期,穀物價格已經漲到了每蒲式耳12美元,8年翻了4倍。
俄羅斯的出口限制禁令會讓未來世界穀物價格繼續上漲。同時,跟穀物有關的所有産業也會跟着遭殃,比如麵包店和餅乾店,他們的産品價格也會連帶上漲。
不過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卻不那麼悲觀,他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全球小麥的供應緊張問題,全球各國的政府和公司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目前糧食價格雖然比去年上漲了13%,但是仍然遠遠低於2008年的水平,不會出現新的全球糧食危機。
在自由貿易時代,自主限制出口是保護本國經濟的下策,《經濟參考報》指出,出口禁令對俄羅斯的糧食出口商是利好消息,因為他們可以遭遇“不可抗力”為由中止合同,而無需支付罰款,但許多農民卻將因此遭受損失。同時,&&禁令將使俄羅斯的出口聲譽受損,引發糧食進口國的不信任感。
俄羅斯農業副部長亞歷山大 別利亞耶夫&&,俄羅斯取得目前的出口地位並不容易,但丟掉它卻很容易,北非和中東國家是俄羅斯小麥的傳統買家,因俄&&禁令他們目前正積極從其他地區尋找貨源。
英國《金融時報》也認為,2008年的糧食危機,是30年來首次出現這種規模的動蕩。如此快就面臨第二次,應該讓人警醒。盲目指望老天爺再次幫忙,是不負責任的。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國際體系,制定各國據以暫停農産品出口的規則,讓市場變得更加可以預測,不然我們將面對更多危機。
主持人:我們看到面對這樣的一場百年一遇的大火,無論是歐洲人,無論是美國人,甚至也包括了我們中國人,可能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它對我們經濟發展的影響。那麼在二位評論員的眼中,你們覺得這樣的一場大火,它對這個經濟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劉戈:糧食這東西吧,它現在在整個世界經濟裏面佔的比重實際上是很小的,那麼用來交易的糧食就更小了,你比如説俄羅斯的糧食,對吧,它一年大概産糧8000萬噸,那麼有2000萬噸用來國際交易,那麼這個數額的話,就是全世界糧食的1%左右,那麼這個數額是很小的。而且的話,農業總體的話在整個世界經濟裏頭的比重也非常小,但是,糧食這個東西它現在的話會和金融綁在一起,它是一個期貨産品,國際游資的話很容易用它來興風作浪,你比如説2007年、2008年,在這個階段,那個時候澳大利亞全國着大火,就是和俄羅斯現在,比俄羅斯現在的情況可能還嚴重,但是澳大利亞它也是一個産糧大國,但是它的産糧應該在全世界只排到了第11名左右,它的糧食總産量。那麼也有很多這個時候這個游資的話,就拿這個做題材,那時候,看,澳大利亞着大火了,他們的糧食這個出口量會減少,那麼國際的糧食的話,肯定也會漲,所以的話,他把這樣的一個題材也用來炒作這個糧食,所以在2007年到2008年那個時候是成為整個糧食,由於這樣的一個炒作變成了全球性的危機。
當然的話,從客觀的情況講,其實不論是2007年、2008年那時候,還是現在,糧食都不成為問題,就是在2007年、2008年,那個時候糧食最缺的時候,全世界也夠60天的這樣的一個儲存量。那麼也就是説尤其全世界這地球,有南半球,北半球,各個地方成熟期是不一樣的,所以的話,舊的吃完了,新的馬上會生産下來,但是由於這樣的一種游資的存在,所以糧食很可能被用來炒作,但是前面剛才我們已經講到了,現在和當時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庫存要大很多,另外一個就是當時有一個背景,就是國際原油的價格特別的高,而美國用大量的糧食來生産生物能源,那麼現在原油的價格只有當時的一半,所以的話,用糧食來生産原油的積極性也大大減弱,所以俄羅斯的大火仍然可以用作糧食炒作的一個概念,但是由於其他的概念不具備,所以的話,我覺得未必能夠炒起來。
丁一凡:如果放長一點眼光來看,最近10年、20年以來,糧食價格是不高的,非常低,而且如果從國際經濟的角度來講,糧食生産國一直在抱怨,是不公平,就是説我們生産的這些東西價格太低了,這些價格什麼時候開始上漲的呢,主要是從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開始上漲,金融危機從2008年爆發,2007年開始次貸危機,2008年這個雷曼兄弟這個公司倒閉以後,徹底這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在這之後呢,這些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歐洲央行、加拿大銀行、日本銀行,這些五大中央銀行聯手給市場注進了大量的現金,流動性,這主要這是為了扶持這個金融體系,別讓他們金融體系出現流動性短缺。結果呢,實際上因為這個市場上那些債券,它本來注入這麼多流動性是讓它的債券市場能夠流動起來,也讓這個事情。結果就是因為,因為他們的債券搞得太複雜了,所以這些金融機構,誰都擔心如果買了新的債務,將來會成為一個“冤大頭”,因此呢,他們拿到了新的流動資金去幹什麼去了,主要去炒作期貨去了,所以呢,從2008年危機之後,首先上揚的是石油,接着就是糧食,然後是黃金,就是這些期貨市場被炒得沸沸颺颺,價格遠遠超過了它應該有的價格。而這個價格之所以這麼高,首先是因為有了充足的資金,有了這個中央銀行給這個市場注入這些充足的資金,他們才能夠拿這些資金去炒作這些東西。但是這個炒作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最後,他們又出現新的供求的這個改變,供求的變化,所以你想當石油價格,當時曾經漲到140多美元一桶之後,可能會突然又跌到了30幾美元一桶,就是因為它突然發現,實際上所有的這些價格變動,都是沒有實際需求增長為基礎。
主持人:沒有支撐的。
丁一凡:所以這次糧食同樣也可能面臨這樣的角色,也就是説實際上因為俄羅斯的這個大火,因為有這個問題,可能會給這個糧食投機,給糧食期貨的投機造成一個藉口,然後大家同樣去炒作一下,但是忽然發現,哎呦,原來糧食儲備很多,原來糧食沒有什麼短缺,這個時候價格可能會迅速的跌下來,所以現在去購買糧食期貨的人,應該注意一下這種趨勢。
主持人:要更明智的來對待自己的每一個抉擇啊,那我們今天的特約評論員,會不會有其他的角度來關注這個問題呢,馬上來聽一聽他們的觀點。
程亦軍(中國社會科學院俄歐亞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綜合來看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首先是對俄羅斯的林業生産是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環境的損失也非常大,此外,相關的人員財産,包括軍事設施,公用設施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國家為了救災,也動用了很大的一部分力量,我個人認為,俄羅斯林業大火對世界經濟它不會産生什麼直接的影響,如果説影響的話,恐怕就是它的間接性影響,比如説,主要是由於乾旱造成了大火,同時也造成糧食(産量)下降,會對世界糧食價格産生影響,糧食價格上漲肯定會帶動其他一些行業的産品價格的上漲,對經濟的影響,可以説是一個負面的影響。火災本身更多的還不是對經濟的影響,而是對各國提出了一個忠告,在和平時期如何防範突發性事件,這個對各國,尤其是林業大國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警告,俄羅斯這回顯然是組織措施不力,另外,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做得不好,這一點恐怕是各國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的。
主持人:今天在我們節目的網絡上其實也有很多的網友表達了他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觀點。
首先這位叫“飛龍”的網友提到,“俄羅斯的森林大火導致小麥減産,俄政府宣布暫時禁止糧食和糧食産品的出口,全球糧食市場供應受到了影響,糧價可能會上漲,中國糧食基本自給,所以糧食安全不會收到衝擊。”
再看一位叫做“老兒童”的網友説,“俄羅斯大火導致了因為極端氣侯減産的糧食又進一步的損失,俄羅斯停止糧食的出口是否會引發全球糧食危機我們也不得而知,作為全球人口最多,以及前十年,年年糧食豐收的中國,我們是否不該擔心糧食危機是否在我們身上發生?”他這個其實後面要打一個問號啊,其實很多的網友他們是有這樣的擔心的,就是俄羅斯限制了小麥的出口,那麼會不會這種影響傳導到中國,那你們二位覺得這樣的擔心有必要嗎?怎麼來看他們的擔心。
劉戈:我覺得沒必要,我覺得多餘,因為中國已經連續三年糧食産量超過了五萬億噸,那麼這個概念是什麼呢,全國人民的話,每個的話都有七八百斤的這樣的一個糧食,所以的話從我們,我們是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之所以現在還有一些進口呢,更多的是一種種類的調劑,有一些糧食話我們自己産的不多,或者我們需求量大。那麼今天看這些數字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得為中國農民感到自豪,就是説中國和俄羅斯的耕地面積是差不多的,但是中國出産了同樣大的土地的話是俄羅斯的五到六倍。
主持人:那這種傳導效應到底會不會體現?中國的糧食價格會不會上漲,丁先生您的看法是?
丁一凡:我覺得中國政府還是有一定的能力來調控糧食價格,還有很大的糧食儲備來供給這個糧食市場,但是呢,因為糧食市場有一定的互通性,因為我們還進口許多糧食,許多糧食不是作為口糧進口,而是作為飼料進口,所以呢,由於小麥價格的上漲,它會有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