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對中國正面的機遇超過負面
《陳志武説中國經濟》連載
2010-08-09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金融危機發展至今,已稍顯企穩,對于風暴中心的美國,陳志武指出,考慮到長久以來形成的很強的自我調整能力,美國經濟更有可能先于歐洲或是一些發展中經濟體出現復蘇。中國經濟的恢復情況會如何呢?

    一

  問:您覺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了嗎?這種低迷會持續多久?
  陳志武:
現在看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年。我知道,國內以及很多國際媒體都在説,經過這次危機,美國可能不行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未來地位到此要終結了。我覺得這種結論有些誇張,也有些早了。客觀來講,美國經濟的自我調整和復蘇的能力,過兩年回過頭來看會超過很多人的預期。
  當然,這次金融危機是源于美國,然後影響到全球各國的經濟的。所以,這種情況下,按照一般的樸素理解,這就意味著美國經濟比其他國家受挫的程度會更嚴重,受拖累的時間也會更長。但是,美國經濟過去經過了兩個世紀的發展,特別是其金融市場,盡管這次出現了危機,但整個金融體係的架構還在。所以,到明年某個時候,一旦大家看到金融和經濟危機已經到底了,接下來美國經濟復蘇的速度會超出人們的想像。
  有一種可能性是,美國經濟反而可以比西歐、拉美甚至亞洲國家的經濟更快地復蘇。我知道現在還身處危機之中,很難想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反倒是那些不太發達的國家,受這次打擊之後,復蘇的時間可能更長,難度可能更大。
  問:您覺得金融和經濟危機何時能見底?
  陳志武:
金融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説已經到底,當然這個底肯定不是V形底,而是U形底。但是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才剛剛開始。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一些大公司紛紛宣布裁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類似消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倒閉。現在來看,到明年上半年,美國的失業率可能超過8%,甚至9%。
  問:有人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在明年晚些時候開始復蘇,您覺得呢?
  陳志武:
有可能。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是各國都在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進而也會幫助美國經濟的復蘇;其次是奧巴馬的因素。我覺得奧巴馬的上任會對整個美國社會對未來的信心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奧巴馬的號召力會遠遠超過布希。
  奧巴馬也許可以做到像羅斯福那樣。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任以後,把美國社會的信心和凝聚力很快激發出來,讓美國大大小小的家庭和企業都願意和新總統一起接受新的挑戰,作出自己的貢獻,盡快幫助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全社會支援,羅斯福新政才得以順利地推出和實施。
  我覺得,奧巴馬2009年1月20日上任後,可能在很多方面模倣羅斯福的做法,會在金融、證券市場制度架構方面作出改革,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也會出臺很多舉措來刺激消費,同時也能在國際社會得到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的支援,這對美國經濟在明年下半年出現復蘇會有很大幫助。
  相比之下,其他經濟體的疲軟則可能持續更久,有些拉美、東歐甚至西歐國家的經濟在低迷期停留的時間可能要長達兩年。

   

  問:中國經濟的恢復情況會如何呢?
  陳志武:
中國的情況相對于美國可能差不多,甚至可以恢復得更快些。
  這次全球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打擊很嚴重,但冷靜地想想,從長遠來説,這種打擊也並非全是壞事,也可能成為一種機遇。在我看來,這次危機帶來的正面機遇遠遠超過了負面的打擊。
  比如,過去兩年,我們一直在擔心資源安全。但最近幾個月,伴隨著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發生,國際油價跌去了2/3,目前只有五十多美元。其他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也大幅下滑,這樣一來,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所需資源的成本大大下降,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另一方面,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國家的財政盈余很多,這些錢可以拿來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關鍵是要用得好,比如通過退稅或補貼的形式給老百姓直接送錢,然後加大醫療教育方面的投入。另外,中國的國債比重很低,大概今年年中國債余額5萬億元,相當于GDP的18%左右,其中還有16萬億元是成立中投公司時發行的特別國債。如果除掉這一塊,中國國債佔GDP的比重只有13%左右。相對而言,西歐國家普遍都在60%左右,而美國在本輪救市措施推出之前的國債余額是10萬億美元,比重為71%。
  這樣的鮮明對比説明,中國進一步發行國債的空間很大。如果真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像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那樣,大量發行國債,將所得用于補貼中低收入家庭,投入民生和福利項目,加大刺激消費的力度。這些措施如果得力,有望為中國經濟奠定在未來幾年快速復蘇的堅實基礎。
  問:您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具體的預期?
  陳志武:
現在全球經濟危機比原來想像的要嚴重得多,這直接導致中國出口下滑的速度加快。但出口下滑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沒有看出來,這方面存在滯後效應。在西方國家,金融危機在9月中旬、10月份才開始急速轉向,所以這方面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可能要到2009年上半年才能體現出來,因為出口訂單往往有半年左右的延遲。
  在這種情況下,我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全年的增長可能在7%~8%之間。

   

  問:您覺得最近宣布的四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能對中國經濟帶來多大的拉動作用?
  陳志武:
對這個方案出臺我並不太吃驚。但我個人認為,這個計劃中資金的去向和結構安排不是非常合理。
  總的來説,到2009年年底前,四萬億元中大概會有兩萬億元投資于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對2009年GDP的貢獻大概在8000億元左右,相當于不到3%的增長率。
  這次的方案還是太像過去,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的做法。一想到經濟刺激,就是通過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投資,以這種方式來帶動需求。這種做法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加速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是很有必要的,當時中國的公路體係和運輸網絡也亟待建立,所以這樣的投資給總體經濟帶來的長期影響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
  眼下的局面與當時有很大不同。全球需求在急速下降,同時中國經濟在2007年之前已達到頂點,靠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潛力也基本耗盡。這個時候國家刺激經濟增長的重點應該放在國內消費,特別是民間消費上,而不是用投資來彌補國際消費的急速下滑和突破經濟的瓶頸。
  問:那麼應該怎樣來刺激消費呢?
  陳志武:
第一,最直接的是給中低等收入的家庭、個人和農民退稅、補貼。我之前就建議,給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成年人、小孩和農民每人1 000元退稅或是補貼。這樣瞄準目標的退稅和補貼,會立即刺激消費的增長,這樣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第二,就是由政府在醫療衛生體係、教育保障方面加大投入,這會減輕老百姓在這方面的壓力,有利于將民間的消費需求釋放出來,從而間接帶動民間消費增長。
  第三,就是加快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的建立。這是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目標,但這一塊可以加速進行,讓土地使用權可以盡快流轉起來,可以作借貸抵押等資本化的運作。同時,通過國家加快建立土地使用權的登記體係和交易市場,讓農民和農村的企業家可以有更多的錢從事創業。
  第四,是對企業和個人減稅方面要邁出更大步伐,特別是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至少要上升到每月5 000元,甚至更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第六屆江蘇讀書節在南京開幕 2010-07-20
深圳民間讀書會網羅愛書人參與 2010-07-20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 2010-07-01
[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2010-06-08
《懸崖邊的貴族》的斷想讀書留香 2010-05-1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